2242章 13.04!第一个Pb出现了!_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42章 13.04!第一个Pb出现了!

第(3/3)页

才是奢求。

    距离终点8米处,他的摆臂技术彻底切换为“冲刺助推形态”。

    此前35厘米的摆臂幅度骤增至40厘米,肘部夹角从83°扩大至90°!

    摆臂轨迹不再紧贴身体。

    而是呈“前后扇形摆动”。

    这种调整并非盲目发力,而是借助摆臂的惯性为身体提供额外向前的牵引力。左臂后摆时,三角肌与背阔肌同步收缩,拉动左肩向后发力,形成“反作用力助推”。

    右臂前摆时,胸大肌顺势收紧,将摆臂的动能转化为身体前移的速度,每一次摆臂都像在为“冲刺引擎”加注燃料,步频从3.7步/秒提升至3.9步/秒。

    虽未达峰值。

    却精准适配最后阶段的发力需求。

    没有栏架阻挡。

    步频自然也上来了一些。

    最后6米。

    高海拔下的耐力储备成了“破线关键”。

    多数选手在此时已出现快肌纤维疲劳导致的蹬地力度衰减,谢文君却凭借“分层供能策略”维持稳定输出。

    IIa型快肌纤维仍以90%的强度主导发力,IIb型快肌纤维则以75%的强度辅助。

    避免过度激活导致的痉挛。

    他的呼吸模式也切换为“高频浅呼”,每秒呼吸2.5次,每次呼气量压缩至常规的50%,既保证肺部气体交换效率,又不让深呼吸打乱核心稳定性。

    此刻他的胸腔起伏幅度仅2厘米,远低于张红林的6厘米,核心刚性依旧如铸,躯干前倾30°的角度没有丝毫松动。

    像一枚精准制导的箭头。

    直逼终点。

    最后4米处。

    谢文君启动了“身体前倾极限压榨”。

    他的颈部核心肌群全力收缩,带动头部向前下方微压,下颌几乎贴近胸口,这一动作让身体重心再降0.8厘米,迎风面积减少4%,1.3米/秒的顺风此刻化作“贴身助推器”,气流从他的背部与大腿间穿过,形成微小的“气垫效应”,将前进阻力降至最低。

    同时,他的双臂摆速达到峰值,前后摆动的时间差压缩至0.1秒,左臂后摆的末尾与右臂前摆的起点无缝衔接。

    没有丝毫“发力空当”。

    摆臂产生的牵引力让每一步的推进力再增3%。

    2米!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终点线。

    瞳孔因高度专注微微收缩。

    此时他的双腿已进入“惯性驱动”状态,蹬地不再依赖肌肉主动发力,而是借助前几步积累的动能完成“顺势前冲”。

    膝关节屈伸幅度自然减小至135°,踝关节保持微绷状态,避免多余动作消耗体力。

    但核心肌群仍在全力工作。

    腹直肌与竖脊肌紧绷如钢索,确保身体不会因惯性出现后仰,维持“前倾撞线”的最优姿态。

    青唐城的阳光此刻恰好落在他的肩膀。

    号码布上的“52”字样被风吹得紧贴皮肤。

    仿佛与他的身体融为一体。

    共同冲击最后的终点。

    距离终点线仅剩1米时,谢文君做出了“冲刺终极动作”。

    他的上半身突然向前俯冲,肩部微微下沉,胸部主动前探,双臂摆至身体两侧停止摆动,所有力量都集中于“让胸部率先撞线”。

    这一动作是他在训练中针对“冲线技巧”的专项打磨。

    通过高速摄像机分析100次冲线数据,确定“胸部前探2厘米”能缩短0.01秒的撞线时间,看似微小的调整,却是顶级赛事中决定胜负的关键。

    此时他的身体与地面的夹角缩小至28°,几乎是“贴地冲刺”。

    1.3米/秒的顺风在此刻发挥了最后一次作用,轻轻推送着他的背部。

    让俯冲动作更顺畅、更迅猛。

    开玩笑。

    你要是压线技术不过关。

    那你真的都不好意思说,你在二沙岛待过。

    谢文君在二沙岛呆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自己合适的压线技术呢?

    短跨的压线是比短跑更加夸张。

    这是因为他们在结束了10个栏之后,身体的状态更加适合这样的俯冲模式。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

    这样的俯冲模式。

    更容易在时间修正的时候。

    获得更好的修正值。

    胸腔几乎要擦着跑道。

    夸张的压线。

    却在110米栏的项目里面极为常见。

    谢文君的瞳孔里只剩那道嵌在地面的感应线——

    他猛地沉肩收腹。

    腹直肌像被拉到极限的钢索般绷直。

    硬生生将上半身再往前顶了半寸。

    肩胛处的肌肉因这极致发力突突跳动。

    汗水顺着下颌线砸在跑道上。

    溅起的塑胶颗粒还没落地。

    终点计时器“滴”的一声锐鸣已刺破赛场。

    跳动的数字骤然定格在……13秒06。

    然后。

    一个修正。

    跳动到了13.04上。

    惯性带着他往前冲了三步才踉跄着撑住膝盖,双腿控制不住地微微发颤,不是无力,是高强度爆发后肌肉的生理性震颤。

    他大口大口喘着气,稀薄的空气钻进肺里像带着细沙,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腔的剧烈起伏。

    可这时候,他就想要回头看清楚。

    自己这一枪到底跑出什么成绩来。

    这才是他最想要知道的事情。

    扭头一看。

    最先闯入视野的是计时屏上“13秒04”的红色数字。

    谢文君的目光在那串数字上钉了两秒。

    攥得发白的拳头突然狠狠砸向空气。

    喉间爆发出一声闷吼。

    没有歇斯底里,却把三个月技改的煎熬、高海拔适应的挣扎、栏间每一步的较劲……

    全揉进了这一声里。

    “13.04!”

    “最后的成绩修正是13秒04!”

    “谢文君打开13.05!!!!!!!!!!”

    “创造个人最好的新成绩!!!!!!!!”

    “这还是没有足够压力的情况下跑出来的成绩,如果这一枪有人给他足够的压力,说不定还能更好!!!!”

    “虽然是高海拔,虽然这一枪风速超过了一米,但只要能够超过13秒05,让自己的身体记住这样一个速度区间,那么对于即将到来的帝都田径世锦赛……”

    “就有难言表的好处!”

    电视机外。

    刘祥看着跑出了13秒04好成绩的小师弟。

    忍不住也拍手鼓了鼓掌。

    有这样成绩的表现。

    说明在2015年的帝都世锦赛。

    即便是没有自己。

    种花家的短跨。

    也有足够的竞争力了。

    在这个时代。

    黄金的巨头已经落幕。

    在没有足够能打开13秒能力的巨头面前。

    谢文君。

    现在的这个成绩。

    已经有了足够的竞争力。

    剩下的。

    就看他自己的临场发挥了。

    刘祥相信。

    在二沙岛这么七年。

    他不是白过的。

    就像自己在二沙岛这么多年。

    也不是白过的一样。

    鸟巢。

    才是自己这个小师弟的赛场。

    虽然自己也有些可惜,不能再次站在鸟巢。

    但伦敦之后。

    他已经没有遗憾。

    也许鸟巢。

    自己在那里注定无法释放。

    只能看看其余的红色身影。

    能否代替自己。

    在那里绽放光芒。

    希望。

    他们可以。

    希望。

    谢文君。

    自己的小师弟。

    可以。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