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35章 四民平等赋工商(三)
第(3/3)页
则的话,就谈不上对于商人平等对待,但是科举牵涉到朝廷取士,这是非常之严肃的问题,南北榜案就是现例子,所以朱载坖也不得不非常之谨慎。
在下达了四民平等诏之后,朱载坖首先命令翰林院就对于匠籍和商人的相关措施予以整理,颁布诏令废除班匠银,对于工匠不再实施严格的管理,但是有关军器、工程、朝廷机要的工匠不再此列,这些工匠仍旧要接受朝廷的严格管理,但是要提升他们的待遇,各处的军匠,要按照他们的技术,发给高于官军普通士卒军饷的工食银,同时照镇协官军保障他们的口粮的,参照现在军器监、内官监工匠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而对于商人子弟的科举问题,朱载坖命令礼部和相关衙门商量出一个合理的办法,首辅张四维向朱载坖上了密疏,以盐商子弟的科举问题为例,提出了另立商籍,单独科举的办法。
张四维在密疏中称:“安商心要于安商业,而储国课尤在储国材。臣谨查,淮扬、长芦等盐场行盐商人子弟,俱附籍应试,取有额例,惟两浙商籍子弟岁科所取,不过二三人而止。浙地濒海最迩,煮贩十倍他所,取数若少,则遗珠可惜,回籍应试,则阻隔为忧。伏乞圣慈广作人之化,悯旅寄之劳,敕令在浙行盐商人子弟,凡岁科,提学使者按临取士,照杭州府、仁和、钱塘三学之数,另占籍贯,立额存例。庶商籍广而世无迁业,赋有常经矣。”
总理盐政庞尚鹏也以密疏上陈,建议在府州县学之外,为盐商子弟设立专门学校,他在比例建学养育人才以励风教疏中陈奏:“河东运司原无学校,及设儒学教养之后,人才彬彬辈出。而两淮运司商灶,比之河东,无虑数倍,人才未蒙教养,深为可惜。乞题请比照河东运司,建立儒学一所,设立学官考课诸生,属本司提调,科贡亦如各府故事。”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