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6章 南征北讨谋子孙(六)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6章 南征北讨谋子孙(六)

第(1/3)页

对于方孝孺的死,其实实录的记载也是比较明确的,按照实录:“时有执方孝孺来献者,上指宫中烟焰,谓孝孺曰:  “此皆汝辈所为,汝罪何逃?”孝孺叩头祈哀。上顾左右曰:  “勿令遽死。”遂收之,执奸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至阙下。上数其罪,咸伏辜,遂戮于市。”

对于实录的这个说法,朱载坖认为也是有些掩饰的,方孝孺明知必死,未必会摇尾乞怜,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下场,这么做没有任何意义,应该是实录为了凸显靖难的正义性,有所掩饰,但是大体事实并没有歪曲,所谓诛十族一说,显然是胡扯。

朱载坖命令厂卫和翰林院等将事弄清楚,第一个有关所谓族诛和方孝孺拒草诏一事的版本出现在天顺年间,时任内阁首辅李贤的天顺日记中,按照李贤的记载:“文庙过江之日,初即位,欲诏示天下,问姚广孝举代草者,曰:“必须方孝孺。”召之数次,不来。以势逼之,不得已,孝孺持斩衰而行见。文庙即命草诏,乃举声大哭曰:“将何为辞?”敕左右禁其哭,授以笔,即投之地,曰:“有死而已,诏不可草。”文庙大怒,以凌迟之刑刑之,遂夷其族。”

这里面出现了后面方孝孺形象的两个关键点,第一就是拒草诏,第二就是族诛,在成化、弘治年间的广东按察佥事宋端仪写了一本所谓革除录,在其中他就认为李贤的这个记录“此一段未甚得其实,姑存之。”他之所以这么认为,不是因为李贤编的太夸张,而是认为李贤编的不够夸张。

宋端仪同情建文朝的忠臣事迹遗失,于是搜辑遗事,编写了《革除录》。建文朝忠臣有史书记载,自宋端仪开始。宋端仪还为方孝孺编了一段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三纲易位兮,四维不修。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奸臣得计兮,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