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5章 南征北讨谋子孙(五)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5章 南征北讨谋子孙(五)

第(1/3)页

所以朱载坖决定以刻本的形式刊刻这些重要的书籍,不过现在首先是要解决纸张的问题,对于朝廷来说,纸张的问题确实是要解决的,由于大明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朱载坖一直在推广文教,对于大明来说,纸张的需求量大增,价格自然也是不断上涨。

而大明出产纸张的省份,主要是在南方,北方所出产的,多是所谓的草纸,草纸的制作遍及北方各省,其制作工艺一般比较简单,如山西太原府附近的兰村、纸房、赤桥的草纸,原料一般是稻草与麦草,据称其中稻草适合造纸,因为其纤维较长,易于抄碾,但质粗而不美;麦草则与之相反。并不适合作为印刷、书写使用,所以朝廷所用纸张,还是以南方各省为主。

朱载坖为了编撰各种书籍和刻印永乐大典和实录、国史等官修正史,首先要做的就是采购大量的纸张,朱载坖之前就已经命令东南发运使王宗沐为朝廷采购相应的纸张,王宗沐向朱载坖奏报,物料纸  900  万张,分为三运,每运  300  万张,白榜纸、大中夹纸、白大开化纸各  100  万张。每三百万张加上包装和运费等是三万七千五百元,朱载坖批准了王宗沐的价格,迅速采办解运。

同时朱载坖也和重臣们商量朝廷刻书之事,现在朱载坖准备推广文教之事,书籍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事情,现在书籍并不便宜,朱载坖也命令厂卫调查过,民间的书籍,最便宜的一册也要三钱左右,而这种书一般都是所谓翻刻本,刻本书有初刻本与翻刻本之别。初印即指红印本  ,或墨色中尚带红色,呈深紫褐色,字画无缺笔断线  ,古色古香,但印刷愈多,字渐滤漫,文亦残缺。通常情况下,初刻本佳于翻刻本,价格也较为昂贵。

而抄本的价格就不一定的,若是一些名家的抄本,动辄数十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朝廷要推广文教,书籍就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