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 章 向建民要钱受阻,李剑锋投资东洪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9 章 向建民要钱受阻,李剑锋投资东洪

第(2/3)页

不住!你看这事闹的,我得赶紧去迎向常委!你那事,回头再议,回头再议!”说完,不等林小松反应,就三步并作两步出了办公室,留下林小松一人拿着会议纪要,满脸茫然。

王琪一路小跑下楼,推开会议室的门,脸上堆满了近乎夸张的歉疚笑容:“哎呀呀,向常委!失敬失敬!实在对不住!下面人不懂事,怠慢了您!刚才啊,我也在开会,您有什么指示,打个电话我过去汇报就行,怎么还亲自跑一趟?快请快请,到我办公室坐!”说着打量了一眼办公室,看着破旧的桌椅,说道:“我们财政局啊,其实也是清衙门,这里条件太差了!”他一边说,一边侧身引路,姿态放得极低。

向建民放下报纸,站起身,脸上没什么波澜,语气平和:“王局长客气了啊。你们会议室啊,以后啊,可得多放点报纸啊。你这报纸,我都看了八遍了。”

王琪伸出手,用力点了点旁边的办事员。

向建民继续道:“在哪儿谈都一样。主要是有个事想了解一下。”

到了王琪那间宽敞明亮、铺着暗红色地毯的局长办公室,热茶立刻奉上。王琪亲自端过来,脸上依旧挂着那副职业性的、带着歉意的笑容。

“是这样,”向建民没绕弯子,开门见山,“工业开发区征了城关镇西关、刘店两村的地,村民反映征地补偿款一直没拿到。我听说,这笔钱企业是交到了财政?”

王琪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笑容不变,立刻点头:“哦,您问这个啊。对对对,钱是在局里账上,一点没错。这是企业上缴的土地占用补偿款,专款专户,清清楚楚。”他回答得斩钉截铁,表明钱确实在他这里。

向建民点点头:“既然钱在账上,为什么迟迟没有拨付给城关镇呢?村里群众眼巴巴等着这钱过年。”

王琪立刻露出一副既为难又体恤下情的表情,叹了口气:“向常委,您是领导,站得高看得远。您也知道,我们财政局就是个执行部门,过路的财神,钱怎么用,得县里说了算。动用这笔钱,有规矩:需要城关镇政府打正式报告上来,说明具体用途、金额、依据,然后经分管县领导——现在就是曹伟兵副县长——签字批准,然后县长签字,上常务会,常务会出了纪要,我们才能走程序拨款。”他顿了顿,脸上显出无奈,“书记啊,现在啊是不见纪要不拨款,其实,之前杨县长在城关镇的时候,这事……唉,他调任副县长后,就没人再正式提这个茬了,报告也没打上来。再加上年前财政吃紧,曹县长要求严控支出,十万元以上的款项必须他先亲自审核签字。这笔钱,就一直按规矩在账上放着,没敢动啊。”

他身体微微前倾,看着向建民,语气诚恳又带着点推心置腹的味道:“向常委,您要是急用这笔钱,恐怕真得麻烦您去找几位县长签个字,或者县里开个常务会研究定一下。我这……权限有限,实在不敢违背程序擅自做主啊。您是明白人,这规矩要是破了,以后工作就难做了。”这王琪把“规矩”、“程序”、“分管领导”抬了出来,筑起一道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话里话外都在强调:不是我不给,是规矩如此,领导管着。

向建民听了,脸上反而露出一丝理解的笑意,点点头:“王局长,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规矩就是规矩,理解。财政口子,谨慎点好,这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群众负责。”他站起身,“只要确定钱在财政局,我就放心了。剩下的事,我去想办法协调。不让你为难。”

王琪如释重负,连声道:“理解万岁,理解万岁!向常委您深明大义!我就知道您能体谅我们的难处!”他热情地把向建民送到门口。

走出财政局大门,冬日的寒气扑面而来。向建民紧了紧大衣。西关饭馆里的推杯换盏,财政局会议室的旧报纸和王琪那张堆满笑容却滴水不漏的脸,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片土地上,早已融入了日常工作的肌理。拿到王琪“钱在账上”的准信,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他拉开车门,坐进汽车,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回城关镇,打报告,找县长。

而下午的时间,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铺在东洪县委大院略显空旷的水泥地上。我正与县人大主任刘进京、县政协主席刘超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焦杨、常务副县长曹伟兵、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杨明瑞几人站在小广场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大院门口。我们在等一个人——李剑锋。

引擎的低吼声由远及近,一辆簇新的黑色奔驰轿车,如同一个与周遭灰扑扑环境格格不入的异类,缓缓驶入了县委大院。阳光在它流线型的车身上跳跃。在这个连县领导座驾多为桑塔纳的贫困县,这辆奔驰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在院内走动人员的目光,仿佛按下了一个无形的暂停键,脚步停驻,低声议论嗡嗡响起。

车门打开,李剑锋率先钻了出来。他穿着一身质地精良略显宽松的深色西装,没打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自信与些许玩世不恭的笑容,与几年前在平安时相比,身上那股“特区”的气息浓烈了许多。他身后的司机小袁,则是一副精干模样。

“朝阳啊!”李剑锋大步流星朝我走来,声音洪亮,带着熟稔的笑意,伸出手用力握住我的,“哎呀,李县长!恭喜高升啊!这称呼改的,我自己都别扭!”

“剑锋!”我也笑着回握,手上传来他有力的劲道,“少来这套,还是叫朝阳顺耳。一路辛苦了。”我拉着他转身,向身后的几位县领导介绍道,“各位,这位就是咱们东洪县的老朋友,也是我县地毯出口的大功臣,深圳荣华外贸公司的李剑锋总经理。”

李剑锋立刻松开我的手,双手抱拳,做了个颇为江湖气的姿势,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带着商人的圆滑:“各位领导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照!咱们这是互利共赢,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刘进京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微微颔首。刘超英则眯着眼,目光在李剑锋身上和那辆奔驰轿车之间扫视,带着一丝不易言说的审视。焦杨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曹伟兵反应最快,热情地上前一步再次握手:“哎呀,李总!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啊!欢迎欢迎!你这可是给我们东洪带来大项目了!”杨明瑞也紧随其后,连声说着欢迎。

我能感觉到空气中那丝微妙的氛围。李剑锋这身行头和派头,还有这辆价值不菲的奔驰,在东洪这个小地方显得过于“超前”,与他口中“互利共赢”的商人身份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反差。若非他顶着李学武儿子这层身份光环,以及这辆车的直观冲击力,单凭这略显浮夸的出场,恐怕真会引来几分“骗子”的猜疑,毕竟现在的骗子实在是太多了,拿到土地骗贷款,不少县招商已经中招。

众人移步县委小会议室。李剑锋被让到会议桌一侧的主宾位置,我们几位县领导坐在他对面。他环顾了一下略显拘谨的座位安排,哈哈一笑:“朝阳同志,这阵仗,怎么感觉像是我来听各位领导汇报工作似的?压力大啊!”

我摆摆手,也放松了语气:“剑锋,你现在可是咱们县请都请不来的贵客,是能给东洪带来发展机遇的企业家。把企业家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应该的嘛。县里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你这尊财神爷能带来真金白银的项目呢。”

“财神爷不敢当,”李剑锋收敛了些笑容,正色道,“不过这次来,确实带着个项目意向。晓阳跟我提过几次,说你们东洪搞了工业开发区,条件不错。我呢,在深圳、广东、福建跑了一圈,考察市场,觉得洗衣粉这个行当,前景广阔!”

他打开随身的公文包,拿出几份资料,分发给在座的几位领导,自己也拿起一份:“咱们东洪的情况,我大概了解,跟东原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基础条件艰苦。但正因为这样,机会可能更大。我先说说我的想法。”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只有李剑锋清晰的声音在回荡:“现在沿海地区,洗衣粉已经非常普及了,正在快速取代肥皂。为啥?方便,去污力强,价格也慢慢下来了。这是个巨大的市场风口!我重点考察了洗衣粉市场,洗头洗澡的那些暂时不考虑,不符合咱们这里的生活习惯。”

他指着资料上的示意图:“我计划在东洪投资建一个年产5000吨左右的洗衣粉厂。这个规模,比平安县的洁美公司小一半,他们年产接近一万吨。我们前期投资预算控制在500万左右。”听到“500万”这个数字,曹伟兵和杨明瑞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刘超英也微微前倾了身体。

“主要分几个区:原料、生产、包装、仓储。核心设备是两样,”李剑锋点了点资料,“一个是喷雾干燥塔,这套设备是洗衣粉成型的关键,投入最大,得两三百万,我看的是意大利的设备。另一个就是污水处理设施。”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严肃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