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_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55

第(1/3)页

正文  451、我见到皇孙了!

        孙了!

        户部,入夜。

        明初的各衙门,尤以京师来说,工作十分乏累。

        在享受巨大权力的同时,也负担着帝国巨大的工作压力。

        朱元璋是个勤奋的皇帝,所以在老爷子手下做官,就没有懒官惰官。

        户部四司依旧还在紧锣密鼓的工作。

        临近洪武二十五年夏六月,上半年的财政工作都要统计完成。

        入五月之后,各地方的财政数据就会汇总到户部。

        “哈~”

        度支司内,度支员外郎王文长长打了哈气,看着周围正在埋头打着算盘苦算的各吏目,他长长伸个懒腰,起身对众人道:“好了,天色已晚,诸位回去休息吧。”

        众人如蒙大赦,整理好手头工作纷纷离去。

        王文熄了灯,也准备离去。

        却发现隔壁的户部司的灯还亮着。

        洪武十三年,户部下设四清吏司,分别为总部司、度支司、仓部司、金部司。

        洪武二十年,改总部司为户部司。

        王文有些好奇的推开总部司的大门,赫然发现人已经走完了,唯独课税员外郎黄迁还在拧眉看着手中的文书。

        “黄大人?”

        王文轻轻呼喊。

        黄迁这才发现王文,将手上文书轻轻放在一旁,端起茶呷了怎么现在还没走?”

        王文笑着道:“准备走了,恰好看到你这边灯还亮着。”

        黄迁苦笑,对黄文道:“你那边上半年税收统计工作如何啦?各省汇总后要尽快送到户部司来啊!我们可都摩拳擦掌的准备汇总了。”

        王文无奈的点头:“大部分已经统计完毕,只有交趾布政司了……哎,不提也罢,估摸着交趾上半年也不会有多少税收,他们能自负盈亏,不要问户部要钱,本官就谢天谢地了!

        “上次还记得么?铁铉跑来问本官预支交趾布政司的财政,要三十万两白银。”

        “本官有时候实在有些想不通……”

        黄迁狐疑的道:“哦?王大人想不通什么?”

        王文干脆坐在黄迁身旁,道:“当初皇爷是调解缙和铁铉一起治理交趾布政司的,你说为何独独解缙去交趾任了左参政,为何铁铉依旧还在应天?”

        “那么铁鼎石在应天扮演什么角色?”

        “我总感觉他就像个先锋官,他背后还有人实际控制着交趾!”

        黄迁愣了愣,随即不动声色的将案牍上的题本交给王文,道:“王大人,这是皇爷今天交给我的。”“关于交趾商业户税调整的方案,你看看。”

        王文有些不解,接过来之后,随意扫视,片刻之后,眉宇顿时拧了起来,眼神渐渐明亮,不由倒吸凉气。长久之后,他才倒吸凉气道:“高!”

        “竟然还能用这种赋税的方法,去保持穷富均衡!这是谁提出来的?单单此功,恐怕都能在政绩上添上浓烈的一笔了!”黄迁摇头:“不知道,皇爷交给我的。”

        “但我感觉,写这封户税的人,应当就是实际控制交趾之人,也就是你口中说的,站在铁铉背后的人!”王文愣了愣,良久后小声道:“黄大人,你说……会不会是那位?”“谁?”“皇长孙!”嘶!黄迁瞪大眼睛,震惊的看着王文。

        王文道:“本官这么分析是有根据的,最近朝廷民间关于皇长孙的说法越来越强烈,皇爷却没有任何动作。”“很显然,皇爷在沉沙子,等沙子到了水底之后,皇爷就要舀水了!”

        黄迁沉默了一下,看着王文道:“你的意思,这户税改制,是皇长孙提出来的?他还活着?”王文点头:“嗯……额!”

        王文脸色顿变:“如果站在铁铉身后的是皇长孙,上次本官没给交趾布政司预算,岂不是将皇孙得罪光啦?”

        黄迁笑笑:“无碍,如果真是皇长孙,他的格局会这么低?因为你的一句拒绝,就问罪于你啊?这想想也不可能。”王文咂摸咂摸嘴,道:“也是。”

        黄迁道:“成了……回去吧,今晚早些睡,明天皇爷要带我去见一个人。”王文一愣:“谁?”

        黄迁摇头,随后眉宇一挑:“不知道。”嘶!

        王文似乎明白什么,猛地倒吸一口凉气。

        翌日一早。

        天空依旧微微下着细雨。

        黄迁早早的在东华门外等着。

        没多时朱元璋便背着手走来。

        黄迁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

        如果不是老爷子走到眼前,远远看去,朱元璋和寻常农家老头没什么两样。“走吧。”

        朱元璋背着手,面无表情的带头开路。

        黄迁战战兢兢的跟在朱元璋身后,心里有些忐忑,却也不知道皇爷召自己去见谁。

        沿着应天大街很快走到秦淮河畔,没多时抵达应天贡院附近。

        来到一处府邸前,老爷子背着手大喇喇的走进去。

        黄迁迟疑了一下,紧紧跟着老爷子的步伐。

        方才他抬头看了。

        朱府。

        这是哪儿?

        黄迁忍住心里的狐疑。

        老爷子似乎经常来,而且看着熟悉的程度,似乎已经家常便饭一般。

        黄迁心跳如雷。

        结合着最近各部堂关于皇长孙的风气,他似乎有些明白。“老爷子,来啦?”

        朱怀走上前,搀着朱元璋:“坐,我给你弄点茶。”“昨日上街又买了一些糖果,我也给你端来。”

        黄迁默默的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颤抖的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面前这年轻人和皇爷的关系好到了极致,甚至比亲人还要亲昵。

        黄迁有理由相信,皇爷已经默默和其相处了很久很久!

        没多时朱怀端着茶水和糖果走来。朱元璋瘪瘪嘴:“咱不喜吃糖果。”

        朱怀也没理会朱元璋,剥开糖果直接塞到老人嘴巴中:“营养均衡。”说着,自己也剥开糖果塞到自己嘴巴中。

        卧槽!

        黄迁站在一旁看的浑身一颤,尿都吓出来了。

        这小子在做什么?

        他给皇爷投食?

        关键是,这是强塞啊!直接掰开老爷子的嘴,也不管皇爷同意不同意,直接就塞进去了?

        喂狗呢你!

        然而下一刻,黄迁的眼睛更直了。

        因为老爷子没有丝毫不悦,只不过简单的瘪瘪嘴,便不情不愿的将糖果吃下去。

        他看呆了。

        这是大明皇帝啊!铁血帝王朱元璋啊!

        这太颠覆他的认知了。

        朱怀似乎感受到了什么,这才看到站在老爷子身后不远处,目瞪口呆的黄迁。

        朱怀愣了愣,似乎意识到刚才的失态。朱元璋笑笑:“没事。”

        部司专负责课税的员外郎黄迁。”

        黄迁闻言,尴尬的笑笑,对朱怀拱手:“见过朱公子。”刚才看到府邸是朱府,所以这么叫保险起见。

        没搞清楚情况之前,黄迁可不敢乱说话。朱怀忙是抱拳还礼:“见过黄大人。”

        黄迁哪儿敢受朱怀这一礼,微微侧开身子,道:“朱公子莫要客套。”

        朱怀点点头,对黄迁道:“那在下就直说了,交趾布政司缺一个右参议,分管督粮道工作,不知黄大人可有意向?”黄迁心中猛跳。

        自己现在是课税司员外郎,六品官。

        地方上右参议是五品官,如今的大明,官升一级,做少要熬三到五年的资历。

        换句话说,朱怀一句话,就能让他跳一级。

        他心里激动的乱跳,面上却不卑不亢,道:“为国朝效力,自是哪儿需要本官,本官去哪儿。”朱怀还没开口,朱元璋便道:“昨天咱给你的税收,你研究的咋样了?”黄迁忙道:“回皇……”

        似乎想起什么,他顿了顿继续道:“研究好了,此税赋的设计,水平极高!”朱元璋一指朱怀:“他设计的。”

        黄迁心中如擂鼓,“朱公子端的大才。”

        朱元璋道:“成,去吏部交个接,下午启程去交趾。”“是……是!”黄迁嘴唇乱颤,激动的都有些站立不稳。

        他默默抬头看了一眼朱怀。

        一句话……他就一句话,竟就让老爷子下了决定。皇孙……

        嗡。

        黄迁脑子一嗡,原来,他,或许,不,一定是他!.

        452、慢慢说,天塌不下来嘛!

        黄迁失魂落魄的走了。

        激动的内心,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平静下来。

        他升迁了,官升一级。

        就因为朱怀的一句话!

        浑浑噩噩的回到户部。

        王文恰好看到黄迁,不免有些狐疑的打招呼:“黄大人,你这是遇到啥大事了?怎么这副德行?”黄迁呆了呆,看着王文,突然惊呼道:“王大人!本官要去交趾了!”“啥?”

        王文有些反应不过来。

        黄迁依旧激动:“本官见到他了。”“谁?!”王文有些警惕。

        黄迁继续激动的道:“本官升迁了,交趾布政司右参议!”嘶!

        王文震惊的看着他,痴呆的道:“岂不是,岂不是官升一级?”王文此时眼中已经红成了兔子,双目写满了羡慕嫉妒恨。

        怎么跟着皇爷出去一趟,直接就官升一级?

        要知道在大明非正常升迁一级官,有多么的困难!

        怎么现在……就和闹着玩一样?

        王文愣了许久,才磕磕巴巴的道:“恭……恭喜黄大人……不过,这怎么回事啊?”黄迁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他还活着,用不了多久,王大人就知道了。”说着,他哈哈大笑离去。

        留下一脸迷茫的王文。

        什么意思啊?谁还活着……额!!!

        王文望着黄迁的背影,突然身子打个寒颤。

        这家伙,不会见到活着的皇长孙了吧?

        等等!

        他这升迁,怕不是也因为皇长孙?

        朱府。

        小雨洒落在院落内。

        一切又恢复了安逸。

        老槐树的树枝上,几只麻雀优哉游哉的蹲着,时不时警惕的摇着脑袋。

        地上,几只大公鸡目光矍铄,一跳一跳的在青石板的泥缝中来回转悠,时不时从雨水和泥土中啄出一条蚯蚓。朱怀对躺在门前的朱元璋道:“老爷子,昨天上街,我看到有人在冒充皇长孙。”朱元璋淡淡乜他一眼,不知在想什么,哦了一声。

        朱怀突然冷不丁的道:“他为什么也会说他八岁之前的事记不清楚了~~?”

        朱元璋沉默了一下,不答反问,看着朱怀道:“还有半个月,你要行冠礼了,想要啥?爷爷送给你!”朱怀摇摇头:“不知道啊,说实在的,我对这个冠礼没多大感触,老爷子就莫折腾了。”朱元璋笑着道:“那怎么行?你可是我大孙子。”

        顿了顿,朱元璋看着朱怀道:“你冠礼那天,咱带你去个好地方,让很多很多人一起给你加冕行冠。”朱怀含笑道:“咋地?还要升天不成?有什么好地方?”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笑笑:“反正不会亏待你,一定让你风风光光的过了冠礼。”

        “十八了啊!好孩子,长大了!以后要扛起更多的责任了。”老爷子有些语重心长。

        朱怀看着老爷子一脸唏嘘期待的模样,这才发现老人眼中带着矍铄精光,他拍着胸脯道:“老爷子放心吧,一定抗起来!”朱元璋道:“咱就喜欢你这股子当仁不让的劲头,好样的!”

        这几日,应天城渐渐归于平静。

        在即将步入六月的时候,应天城已经很少有人敢冒充皇长孙。

        不过关于皇长孙的事,依旧是民间和官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应天城似乎陷入了另一种古怪的平静。

        所有人都似乎有预感,好似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五月底。

        通淮门外,两匹快马急促奔袭朝皇城内奔袭。

        两匹烈马跨过天津桥,进入皇城范围后,马匹上的骑士纷纷下马。

        两人火速奔向皇城,一人朝户部而去,一人朝兵部而去。

        好似有什么大事发生一般。

        五月底的清晨,天气已经有些燥热。

        江南正处酷暑阶段,各部堂值庐内已经对着窖藏的冰块解暑。

        到五月下旬,应天城已经很少开始下雨。

        天空燥热的很。

        大清早的,兵部左侍郎钟勖就来到值庐内坐定。

        此时的他汗流浃背,坐下之后嘎嘣嚼了些冰块消暑。

        钟侍郎这些日子过的还不错,半个月前,大明第一批船只自东南沿海出发,已经开始驰骋大海试航下西洋。

        如此丰功伟绩由工部一手促成,将来后人提到下西洋,就会想到兵部,想到自己。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绩,且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一笔。

        只是想一想,钟侍郎都感觉有些激动。

        无论怎么说,一旦下西洋成为重要的国策,兵部在六部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下西洋需要大量的钱粮,这些钱粮自然由兵部掌握,还需要征发大量的人力,以及能工巧匠

        ,这些……都意味着兵部的权柄即将扩大。

        钟侍郎笑了笑,很佛系的随手翻开案牍上的题本。

        这些,都是地方上申请的军费和扩充兵力的文书。

        需要他审核。

        他如往常一样上值,闲来无事,可是当一个书吏急匆匆的将泉州来的奏报,送到他的案头时……

        他的眉头深深的拧起来了!

        钟侍郎有些不解的翻着书信,只见上面写着:“泉州知府王青禀奏:近日于外海,有海路巡检送来急奏,兵部员外郎方齐抑郁而死,船队祈求返航,奏请兵部批允……”

        方齐……死了?!

        等到钟勖详尽的看完了奏报之后,顿时打了个寒颤。

        这人……还能活生生的抑郁死了?

        这什么鬼啊!

        钟侍郎此时额头已经大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