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456神奇的小东西_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0章 456神奇的小东西

第(2/3)页

众席上的医生们没有对这句话提出异议。去年警察局局长的开颅术就颇为神秘,甚至有人说那台并没有出现在巡演目录上的手术才是让塞迪约下定决心去维也纳的主因。

现在术前准备时间超过了半个小时,眼看手术就要正式开始,他们早就被憋疯了,脑子里想的只有手术可能出现的步骤。

就连蒙德这样的人也按捺住了自己的冲动,收起膨胀的好奇心,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注视着卡维。

“筛板筛窦的脑脊液漏开颅术,入路我选择正侧位额骨。”

手术台改为了头高脚低位,但在费舍尔的后颈放置了软垫,抬高他的下巴,并向后方显露额头。卡维把位置让给了兰德雷斯和佩昂,由他们完成术前消毒,“如果是漏口位于蝶鞍、咽鼓管中颅窝旁,可以把头侧向一边。”

说到这儿,他趁着还没开始消毒,把费舍尔的脑袋斜向转动了45°。然后手指在费舍尔的前额处简单划出了一个大致范围:“大概在这个位置切开骨瓣。”

待所有人都记下入路后,他又把脑袋转了回去:“正侧位入路,我们先找到发际线,如果没有发际线或者实际位置过于远离眉弓,可选择眉上5cm左右的距离,取冠状皮瓣皮肤切口。”

趁着术前这段时间,卡维换了套口罩手套,重新洗手穿上干净的皮裙,并且由衷地告诫所有人:

“我知道诸位对打开病人的颅骨很感兴趣,但在手术正式开始之前,我仍然需要强调。开颅术非常非常危险,预后非常差,是迫不得已之下的下下策。诸位即使学会了,也千万不要轻易尝试。正如我之前在巡回展演时所说,手术是为了让病人活下去,如果活下去的几率渺茫还不如相信病人自己的身体”

这时费舍尔早已是光头状态,切口位置也由兰德雷斯来标记,包括了颅骨打孔点。佩昂则负责消毒卡维的开颅器械,手摇钻孔器、线锯、线锯导引板、牵开器、咬骨钳等等。

而另一边的霍姆斯则从手术包中取出一个外人从没见过的布袋,将里面一个个钢丝夹全倒进了石炭酸消毒液里。

稀里哗啦的响声瞬间吸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考虑到手术时间有限,步骤讲解都未必够,卡维没有浪费术前的推销时间:“如果诸位有抢救过颅脑外伤,或者头皮脱套或者挫裂伤的话,应该对头皮丰富的血管有着深刻认识。

如果在开颅前只是做简单的切开止血,小切口还好,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是像今天这样的大切口,就非常麻烦了,可能头皮止血才到一半病人就会苏醒。在我担任普奥战争前线医院院长时期经常遇见这类伤员,时间与止血只能二选一,非常无力,非常痛苦。”

说到这儿,卡维语调变得很沉,语速也渐渐放缓,尽量契合消毒时间,仿佛整个人陷入进了那段痛苦的回忆之中。许久过后,他才“缓过神”,讲述自己在战争后期思考得出的对抗方法:

“在对付头皮大量出血的工作中,我慢慢思考,寻找到了一种简单的办法。之前在做谢巴斯托局长的开颅术时,我彻底放弃了血管缝扎,选择湿纱布包裹切缘后用止血钳进行简单止血。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切口损伤不大,但缺点是无法保证止血的质量,钳与钳之间,仍然存在不少出血点。而且止血钳挂在头皮上也非常影响操作,术后压迫处的头皮生长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其实相对于头皮缝扎已经非常便捷了,完成大切口也只需要几分钟时间。不过我仍然不满意,我一直在考虑简单的止血方法,既能削减大量止血时间,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随着消毒临近尾声,卡维的介绍也把气氛烘托到位,只听见又是一阵哗啦啦的响声,霍姆斯用金属筛从石炭酸消毒液里捞出了整整二十多个钢丝夹,一股脑全丢进了金属弯盘里。就像在快餐店里干了好几年的炸薯条师傅,一浸一捞,手法格外娴熟。

“这是我自行设计制成的一种钢丝止血夹。”卡维用止血钳从弯盘里夹出一个,展现在众人面前,“它现在处于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