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1章 经略何方朝堂论(八)
第(1/3)页
朱载坖这个时候将潘季驯的奏疏拿了出来,说道:“潘司空的奏疏朕看了,确实是有些意思的。”
朱载坖是认真看了潘季驯的奏疏的,潘季驯的想出的修筑黄河大桥的办法其实并不复杂,潘季驯提出了两种施工办法,围堰筑岛和沉井施工,他认为在黄河枯水期将桥桩修好,然后在按照传统的拱桥工艺修筑桥梁,其实大明的桥梁技术并不落后。
从潘季驯给朱载坖的奏疏来看,大明现在桥梁技术还是不错的,联拱石桥在大明已经是很普遍的,在河中修筑桥墩的技术也已经成熟了,潘季驯向朱载坖详细介绍了大明现在桥梁的修筑方式,对于桥梁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桥墩了,现在大明在水上修筑桥墩的技术是很成熟的,桥台都是突出河岸的,送样减少了河流对河岸的直接冲刷。桥墩为薄壞型,如此桥拱间的水平推力就相互抵消,墩台的承重就会减小。为减小河流对桥墩的冲击,故在桥墩两侧加有分水尖。
然后就是拱券砌筑,现在多采用的是纵向并列式,即按桥宽方向将拱石并列组合后,再沿弧形拱筑拱券,除此工匠会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作为粘合剂,填补拱石间缝隙。这些技术都已经成熟了,所以潘季驯认为在黄河上修筑桥梁也并非什么难事。
但是朝廷大员们显然不是这么看的,很多官员们认为潘季驯简直是在信口开河,从来没有人在黄河上修筑桥梁,黄河水势湍急,大明现在是可以在一些河流上建造桥梁的,前宋都有赵州桥,但是赵州桥并非建造于大江大河,如江、河、淮、济这四水之上。洨河不过是一条普通小河流,根本不能和黄河相比,黄河、淮水等在司、豫、青、徐一带动辄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河床相比,河面要窄了不少。更不要说水流急湍、暗流汹涌这些复杂水文条件了。
而且想在黄河上修桥,也不是潘季驯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