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6章 盐利岂能轻易让(五)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96章 盐利岂能轻易让(五)

第(3/3)页

的盐税数额,每引税费下调了四分之一,让利给盐商,使得这些盐商能够有喘息之机,同时在山西、大宁等处,开盐马互市,效仿三边的花马池互市,准许解盐和蒙古人交易,交换马匹。

这也是变相的对于晋商的补偿,因为盐和茶叶一样,对于蒙古人是极为重要的物资,也是朝廷严厉禁榷的物资,在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中,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蒙古地区气候干旱,草原广袤无垠,这里的人们主要以畜牧业为生,饮食结构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盐,作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品,对于以肉食为主的蒙古人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它不仅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体液平衡,还能为人体补充因大量出汗而流失的盐分,增强体力。

蒙古草原自身却无法产盐。蒙古地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盐矿资源却极为匮乏。蒙古人想要获得食盐,就必须通过大明,主要是和大明交易互市,换取食盐。

朝廷之前只在三边花马池开设了盐马互市,官市采取定额交易模式,由朝廷指定盐引配额与马匹质量标准。民市交易范围更广,除战马外还包括蒙古皮毛、汉地布帛等物品。按朝廷官价,规定上等马匹配换盐引一百引,下等马匹按比例递减。

不要小看小小的食盐,陕西商帮通过参与盐马贸易积累巨额财富,如富平李月峰家族通过输粮换盐引成为陕北首富,高陵刘锡组建商队专门从事边贸运输。该制度推动定边成为西北重要贸易枢纽,带动制盐、运输、仓储等相关产业发展,朱载坖这次准允解盐参与盐马互市,实际上就是变相的支持晋商集团,以补偿他们在解盐行盐地域减少的损失。

同时为解盐日后增产之后的销路指明了方向,晋商们可以用解盐换取草原上的各种物资,同时将草原上牲畜等贩运到中原来,加强中原和草原的联系。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