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7章 盐利岂能轻易让(六)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97章 盐利岂能轻易让(六)

第(2/3)页

是优于解盐的,而且灵盐便宜。

以凤翔府为例,这里是为解盐行盐之地  ,每引纳课三钱三分  ,支盐一石,而与之临近之平凉、庆阳二府为灵盐行盐之地  ,每引纳课一钱一分  ,支盐一石,也就是说,从出厂价,灵盐就只有解盐的三分之一,而在隆庆四年之后,解盐价格猛涨,陕西之解盐行盐区域一时盐价腾踊  ,西安地方斗盐三钱  ,凤  、汉之间  ,渐增至倍,而陕西其它食灵盐郡县  ,盐价较低  ,每斗不及一钱,这就使得陕西州县要求改解为灵的呼声越来越大。

陕西的地方官员多次奏请朝廷,扩大灵盐在陕西的行盐规模,使得百姓受益,但是解盐毕竟在大明的盐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王国光也说道:“陛下,河东盐运,内给宗粮  ,外佐边铜  ,而余皆贮之布政司以备灾伤抵补之用,不可轻忽啊!”

朱载坖也认为尽管现在解池减产,但是解盐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但是朱载坖也指出,在陕西,解盐已经是很难和灵盐竞争的,三倍的差价不是朝廷的法令所能够禁止的,而对于解盐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内销转出口,毕竟和蒙古交易利润更大。

而灵盐在盐马互市上也和解盐存在竞争关系,毕竟蒙古人数量也是有限的,灵盐市马越多,解盐的空间就越小,所以朱载坖在和王国光、庞尚鹏商量之后认为,灵盐质量更好,应该增加灵盐在陕西的行盐范围,减少灵盐的出口,从而增加解盐的出口。

因为灵盐的市场优势及解盐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只是单纯的依靠限制灵盐行盐区域的措施并不能解决解盐困难  的问题  ,反而因为灵州官盐不能正式在市场上销售  ,使得陕西西安  、延安等府私盐泛滥,国课亏损,这是朝廷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最终朱载坖拍板,将陕西布政使司的平凉府  、庆阳府  、临挑府  、巩昌府  、延安府  、凤翔府六府划归灵盐的盐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