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3章 中都事重干系深(二)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3章 中都事重干系深(二)

第(3/3)页

生的次数,缓和矛盾,使得百姓不至于流亡,这是最关键的措施。

百姓为什么逃亡?最重要的原因不就是没有食物吗,所以劳堪的认为,要大破常格的进行赈济,首先就是要大规模的施粥赈济,先将百姓稳定住才行,否则的话,百姓没有吃的,肯定是要四处逃亡,否则的话留在此地不是等死吗?所以凤阳的情况是什么,是灾荒-赈济不力-逃亡-无力耕种和修缮水利-再灾荒-再赈济不力-再逃亡的死循环,要使得中都的情况好转,首先就是要将百姓留住才行。

对于劳堪的这个判断,申时行予以了支持,他也说道:“殿下,惟此法取用有数,未致太糜,贩恤有等,不至虚费,简直而奸欺难作,平易而有司可举。此法一行,穷饿垂死之人,晨得而暮即起,其效甚速,其功甚大。”

劳堪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通过在凤阳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大破常格的施粥赈济,将附近的流民、灾民等全部集中到凤阳来,然后将他们安顿下来,分给种子、口粮、农具等,恢复生产,然后在谈大兴水利等事情,否则的话,以现在中都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坏。

对于荒年的百姓来说可以立得食,有利于拯救垂死饥民,为社会保全劳动力。能够较好的保存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简单再生产得以继续进行,使大饥之后社会经济的尽快恢复成为可能。同时减少流民,防止有奸邪之徒趁机闹事,煽动不法之事。

不过要大破常格加以赈济,是需要不少的粮食的,需要朝廷加大赈济力度,申时行说道:“殿下,今惟作粥一法不须审户,不须防奸,至简至要,可以举行,时下可以救死。目前今世俗皆谓作粥不可轻举,缘曾有聚于一城,不知散布诸县,以致四远饥民闻见并集,生者势力难给,死者堆集无计。遂谓作粥之法不宜轻举,可痛可惜。”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