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90章 问计群僚托腹心(二)
第(2/3)页
康之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所谓的绍熙内禅,更是就是一场政变,绍熙五年六月孝宗病逝,光宗受李后挟制拒不主持丧礼,政局动荡。大臣赵汝愚联合外戚韩侂胄,以太皇太后吴氏诏令为据,并获徐谊、叶适、蔡必胜等官员支持,迫使光宗退位。同年七月,赵扩即位为宋宁宗,尊光宗为太上皇。此次事件后,赵汝愚拜相,韩侂胄逐步掌握朝政,权相之威已经在南宋小朝廷展现了。
所以朱赓、李思诚都认为内禅绝非好事,就是绍熙内禅,其实就是政变了,当时的枢密使赵汝愚,就以光宗在奏章批示的“历事岁久,念欲退闲”八字为由,表示光宗有退位的意思,联合韩侂胄请高宗吴太后出面(韩侂胄是吴太后的外甥),宣布光宗退位。
结果,宋光宗被迫退位,转为太上皇,李皇后被尊为太上皇后。赵扩继位成为宋宁宗。赵汝愚因推立之功出任宰相,而韩侂胄的侄女被立为皇后。由于赵汝愚拒绝向韩侂胄让步,韩侂胄向宋宁宗进言罢免赵汝愚,韩侂胄得以专权。
两位翰林官认为,高孝光宁四朝,内禅倒有三次,历史似乎一再重演。但比起绍兴、淳熙内禅来,绍熙内禅实际上是在迫不得已情势下的皇位更替,意味着其后的南宋王朝,连淳熙内禅那种表面的人君之德和升平之像都难以为继了。这样的所谓内禅,对于朝廷的稳定是一种破坏,所以他们都认为内禅是不可取的。
朱载坖当然还是有些不肯放弃的,他说道:“朕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岂不乐哉?”
李思诚说道:“陛下以为此举为太子计,实使太子尴尬也,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陛下何以使朝廷疑惑,自生祸乱也?”
李思诚为宋真宗未能举行的内禅为例,说明了内禅可能给朝廷带来的风险,当时真宗晚年得风疾,刘后预于 内,丁谓 、钱惟演勾结于外 ,欲控制朝政 ,故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