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90章 问计群僚托腹心(二)
第(1/3)页
朱载坖当然是希望举行内禅,这样的话,能够将权力交接的风险降到最低,毕竟在朱载坖本人还能够掌握实权,能够保证政权平稳交接,这点是朱载坖要希望的,而前宋也多次进行禅位,制度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所以朱载坖向两位翰林询问有关内禅的相应事实,想为内禅准备相关的仪注。
但是两位翰林给出完全否定的答案,朱赓就认为,两宋的所谓的微山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的温情脉脉,其内里的权力斗争一样不比正常的即位少,而且两宋的内禅很多时候是有特殊原因的,如宋徽宗内禅于宋钦宗,是想要宋钦宗来背锅,自己好跑路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大敌当前,皇帝居然不想履行职责,只想一跑了之,这是个什么皇帝?
而且两位翰林进一步指出,在大明所谓太上皇更是一个很尴尬的称呼,大明确实是有太上皇啊,那是某人在瓦剌大学留学时候的称呼,朱载坖再不是东西,也还是比瓦剌大学留学生强的吧?这点确实是很尴尬的事情,在大明,太上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
朱载坖思虑再三,说道:“朕历事岁久 ,欲念退闲,太子仁孝,可代理政。”
朱赓力劝道:“陛下万不可有此念,置太子于何等地步也?陛下欲调养圣躬,可令太子监国,内禅万万不可。”虽然朱赓没有明说,但是朱赓的意思已经是非常之明显了,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是很难处理,从唐宋的经验来看,很容易造成父子失和的局面。
大唐的太上皇就是政治斗争失败者的代名词,无论是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还是先天政变后的李旦,都是毫无权力,他们的继任皇帝的关系就很难说了,而两宋的内禅也是如此,宋徽宗在金兵第一次南下的时候内禅于钦宗,等到金兵退却之后,回到开封,深感丧失权力的痛苦,太上皇和皇帝之间争夺权力,也是最终导致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