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22章 河工水利需兼重
第(2/3)页
以完工。改名为广惠渠,凡溉泾阳、三原等六县田八千三百余顷。
不过相比于汉唐,大明在关中地区的水利投入确实是很不足的,因为大明的统治中心不在关中,也西北有相对比较贫瘠,地方官府要想兴修水利,基本上是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再加上后来边患加剧,地方应对转运尚且为难,哪里还有闲心来搞水利工程了,而对于朝廷来说,从弘治以后,朝廷的财政状况就一落千丈,再加上军费开支浩大,朝廷更不可能出钱来支持关中的水利建设,这就使得不但没有新建水利设施,更是使得维护原有的水利设施就难以为继的。
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不过之前的旱灾使得朱载坖认为此事必须要提上日程了,朱载坖当即命令工部、都水监和地方官府,首先查看当年汉唐的水利工程,有哪些堪用并且能够修复的,立即组织人手予以修复,所需要的钱粮由朝廷调拨,同时也要勘察新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西安府附近,关中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均属西安府辖境,此区平原更加平坦开阔,自然地理条件更优于其西部地区,故在水利建设方面要得到重视。
除了这些朝廷组织兴修的水利工程之外,还有百姓自发组织的水利工程,主要是所谓的井灌,也就是打井灌溉,井灌是穿凿汲取地下水的一种灌溉方式,主要出现于引用河流、泉源等地表水所不及的地方。故井灌是地表水引灌的重要补充,现在在渭南、富平等地已经比较流行了,渭南县城东关的北崖下有多处泉水,当地居民引资灌溉,同时当地居民又利用崖下地地下水较浅的条件,凿井灌溉,打井一丈就可以取水了,朱载坖命令州县也要组织打井,提高百姓抵御旱灾的能力。
除了关中之外,在河西等地区一样要新修水利工程,重点是甘肃等地,之前杨博巡抚甘肃的时候,大兴屯田与水利,修筑肃州榆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