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22章 河工水利需兼重
第(1/3)页
而朱载坖关心,不仅仅是治河,还要利用黄河发展水利,因为对于河南来说,不仅仅是水灾对朝廷和百姓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旱灾同样也是始终威胁河南等地百姓的重要灾害之一,所以怎么样利用黄河,兴修更多的水利设施,以保证河南在面临大旱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办法应对旱灾。
其实之前大明就利用黄河修筑了一些水利工程,弘治六年,河南巡抚接受建议,派朱暄修筑济源黄河,随宜宣通 ,置闸启闭,由是田得灌溉 。还有沁河等水利工程,使得济 、河 、温 、武 四邑民田数千顷得到灌溉,朱载坖认为应当加强河南的水利工程建设,除了防范水灾之外,更重要的是防范旱灾,利用黄河水扩大灌溉面积,同时清掏、疏浚黄河,避免黄河进一步加高。
而在上游,也要推广种树和煤炭的使用,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防止淤塞,在陕甘等省份,水利工程就更加重要的,原本关中平原也是重要的产粮区,秦汉、唐都在此地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但是现在都逐渐荒废了,尤其是自秦在关中兴修郑国渠,西汉兴修白渠、成国渠、龙首渠、 韦渠等以来,关中更有了膏壤沃野之称,大明开国的时候,也曾经在关中大修水利工程。
大明初年主要是进行了引径广惠渠与引渭通济渠的整治与兴修,而后又进行了泾渠的修整,朝廷征发了引泾灌区内的醴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 富平六县人民参与其中。渠段的大部分是仍旧迹疏通之。而原渠口位置则因泾河向下切蚀使河床低深,渠口相对显得高仰而难以进水,成为影响洪渠人水量严重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次更上移渠口,然渠口上移则要穿凿大、小二龙山。二龙山的石质非常坚硬,故在工程进行中,每遇刚顽之石,则聚火熔砾而穿窦,工程艰巨异常,也极耗费工时。最终前后十七年才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