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26章 河工水利需兼重(五)
第(2/3)页
于卫所、镇协军士子弟,在军中和卫所开办学校,免收学费,加强卫所学校的师资力量,支持这些军籍出身的生员参加科举,予以授官,对于这些军籍进士,朱载坖也是相对比较重视的,因为他们和大明朝廷、朱家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所以朱载坖要重视他们。
而在朱载坖的种种政策之下,现在卫所逃亡之风已经得到了制止,朝廷各个卫所是有军户得以增加,这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好事,意味着朝廷直接控制的人口增加了,但是在陕西三边等处,仅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
梁梦龙、郑洛、徐渭还有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也纷纷上疏,讨论此事,对于陕西三边的卫所,土地问题其实是最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这里最不缺少的就是土地,大量的军屯都被抛荒了,但是要有效的开垦,并且使得这些士卒们能够在这里生根落地,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首先总结了之前三边卫所军士逃亡的主要原因:一、屯军军役繁重,因不堪重负而逃离营地。二、官豪势要侵夺屯地,屯丁逼迫逃亡。三、屯田税额过重,困于赔补屯粮,屯军因而逃亡。四、河西地带,三面受敌,边患严重,军户无法安心屯垦。
其中的第三、第四其实已经被朱载坖解决了,现在军屯民田都是统一科则的,随着朝廷肃清海虏,收复河套之后,河西的战略形势已经大为好转的,所以主要是要解决前两点。
军役繁重,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之前卫所的士卒大量逃亡所导致的,原本大明军屯制度屯军只需屯种 ,不必参与守御之务与平时的军事训练,也免去了其它差役。但事实并非如此,因屯军本来自于旗军,遇有边警或守军不足之情形,被调回营伍守御或派以其它差遣,当为自然之事,这就使得屯军难以承受的,因为这种频繁的征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