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72章 部院新例事多端(三)
第(2/3)页
却是逻辑推演,此等设计,自然能提升士子的思维能力,至于代圣人立言的逻辑引申,排偶表述的对立统一,则是考察士子逻辑能力。
八股文对于应试士子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要求士子们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文章逻辑严密,王锡爵说道:“臣请以王文恪之时文论之。”王文恪就是王鏊,会元、状元两元,后来担任吏部尚书,王鏊时文工而古文亦工,为一代文章大家。他黜浮崇古,湛深经术,所以其文章雍容醇厚、渊深博赡,颇有唐宋遗风。其墓志铭类文章,写人纪事,重视节操,联系时运,雍容有度,不华不饰,质朴典重,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王锡爵自己也是会元、榜眼,可以说是八股的高手了,朱载坖对此也很感兴趣,毕竟作为皇帝,他其实是很少接触真正的八股写作的,朱载坖还将太子、皇太孙都叫来,王锡爵讲的是王鏊殿试文章,这次殿试的考题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出自论语。
其原文是:“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而朱子的解释是:“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所以王鏊的破题是:“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这里首先是考察对于四书五经和注解的熟悉程度,必须知道对应的上下文,同时理解朱子的注解,鲁哀公想要加税,但是被有若所劝谏了,而朱子对此的注解是民富则君富,民贫则君贫,君民一体,以民为本,止公厚敛,警君深念。
王鏊的破题就紧扣朱子的注解,在朱子的注解和原文的语境中加以阐发,破题“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既是对文题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