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海上陶瓷路探索_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3章 海上陶瓷路探索

第(3/3)页

,也可以见到沙船的壁画。”科学博士补充说。

海洋爷爷说:“航海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东晋后期  ,法显和  尚西行印度寻求戒律,历时  14  年  ,数次面临死亡的威胁。终于  ,法显  在  70  岁高龄时  ,只身远航归国,他运回了大量佛经。随后,这位老人  与来中国的尼泊尔高僧佛驮跋陀罗  ,一起翻译出了这些佛经。这些典  籍,对中国宗教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小燕子说:“海南三亚有鉴真和尚的雕像  ,鉴真与海路的开辟应有联系。”计算机姐姐说:“是的,唐朝仍有和尚到日本  ,著名的鉴真,自  743  年至  754年经  12  个年头  ,先后六次东渡日本  ,终于凭借非凡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到达日本  。宋元两代  ,因海外贸易不断扩大,海上和内河运输规模远超前代。”

“为什么说海路是陶瓷之路,还是香料之路。小明、小波、小聪、小燕子、梦弟,你们知道吗?”海洋爷爷问。小聪说:“我知道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仍是丝绸,所以,后世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路  ’。”梦弟说:“宋元时期,瓷器渐成为出口的主要货物,因此又称作‘陶瓷之路  ’。”

小明说:“由于输出商品有很大一部分是香料,因此,也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海路  ’是约定俗成的统称。”

小波说:“我懂了,因为这条航线运输过丝绸、陶瓷、香料  ,所  以有几种说法。”

小燕子说:“我认为,华夏海路的开辟,与我们的航海技术发展有关,是这样吗?”

海洋爷爷说:“是这样的,在宋元时期  ,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  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  ,全面提升了商船的远航能力  。这一时期,  中国同世界  60  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

刘傻子说:“随着汉代种桑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  输出品  。三国时代,魏、蜀  、吴均有丝绸生产,而吴雄踞江东,汉末三国,正处在华夏海路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承前启后与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  。三国时期,由于孙吴同曹魏  、刘蜀在长江上作战与海上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与制造有了很大的进步  ,技术先进,规模也很大。”

在三国后面的其他南方政权(东晋  、宋、齐  、梁  、陈)  也一直与北方对峙  ,也促使了航海技术的发展  ,以及航海经验的积累  ,也为海  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计算机姐姐说:“华夏海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  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2000  多年前  ,一条以中国徐闻港、靠北的外贸港先后为辽  、金所占  ,或受战事影响  ,外贸大量转移到宁波。”

刘傻子教授说:“我要补充一点  ,唐代,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海上航路,这便是华夏海路的最早叫法。”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