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5章 李显平再掀波浪,钟书记自我革命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15章 李显平再掀波浪,钟书记自我革命

第(2/3)页

事情带过。

唐瑞林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意外的神情,看着周海英说道:“海英啊,你还少有肯定东洪县委县政府工作的时候啊。”

周海英立刻换上笑容,语气带着一种场面上的“公允”:“到处说我们肯定还是要尊重事实嘛。”

唐瑞林继续问道,将话题引向另一个可能与周家有关联的人:“这个昌全同志在农业开发总公司干的如何呀?”

唐瑞林知道魏昌全也是周鸿基的人,曾经自己在市委办当秘书长的时候,魏昌全是市委办副主任,算是上下级关系。只是如今,唐瑞林似乎也已经感觉到,魏昌全可能也和自己一样,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弃子”。好在魏昌全年龄不大,和周海英之间也有私人感情,不然的话,魏昌全早已就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处级干部,身上也不会再有走仕途的光环了。此刻问起魏昌全,也是带着一丝同病相怜的探询。

周海英摇摇头,语气带着一丝对市场现实的无奈:“现在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农资要专营啊,上面的政策刮了一阵风,下面也紧了紧,但是呢,农资专营现在供销社自己都已经岌岌可危了,在农资这一块也不好管,也管不了了。”他解释道,“各个乡镇甚至大点的村,都有那些贩卖农资的小商小贩,他们更加灵活,也能从各种渠道搞来农资化肥农药。所以啊,这个生意不好做。”周海英说的也是实情,但更深层的意思是,魏昌全那个位置,现在油水也不大了。

唐瑞林“嗯哼”了一声,仿佛看透了背后的原因,语气带着一丝讽刺:“还不是因为某些人,某些领导的儿子从事这些生意。”他话锋一转,直接点明,“是不是这个钟毅的儿子就是干农资的?”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周海英,“看看这个钟毅同志也和这个东洪县的李泰峰一样,这嘴里呀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群众,有困难的时候,总想着苦一苦群众。”他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批评钟毅的点,语气带着一丝积压的情绪,“这个我当时在市政府临时负责的时候,就发现东洪县存在很大的问题,迫于当时自己的身份,很多话不好说啊,就没有去揭盖子。没想到这个李朝阳确实有些胆魄,把东洪搅了一个底朝天。现在看起来,”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东原的事情之所以持续不断的爆露出来,和李朝阳去东洪是有关系的。这是钟毅怎么也没想到的,这个李朝阳最后是捅破了天,把钟毅的爱将李显平给搞下来了。所以说世事无常啊。”他感慨了一句,然后下了结论,“这也能充分说明,钟毅在政治斗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的。没有把握好全局。”

唐瑞林再次将矛头指向钟毅的领导能力,并提到了关键事件,“东洪什么政协那个那个胡延坤的儿子,搞到了省军区去。这事儿才是捅破了天。”胡玉生事件引发的省军区介入,确实让东原的局面更加复杂,也让钟毅承受了巨大压力。

周海英自然对东洪的事情非常关注,就说道:“是啊,这个我也知道一些。大家刚开始都没人在乎胡延坤的这个兄弟是东宁的市委常委,都觉得一个东宁的干部没有什么影响力。结果没想到是这个人给搞复杂了。”

唐瑞林点头说道:“世事无常,就是这个道理呀!”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为周家“鸣不平”的意味,“包括你父亲的爱将李泰峰在这件事情上损失最大。李泰峰这些事啊,说句实在话,可大可小啊。上面的斗争也很激烈,矛盾也很尖锐。大家都清楚,这就是省长和书记之间不对付,这也是齐永林在不断的报复。事情闹到这一步啊,已经没办法收场。”

唐瑞林叹了口气,似乎有些无奈,但随即语气一转,带着一丝不甘和酸楚,“现在看起来,还是我那句话,如果不是钟毅和邓牧为的关系好,这次钟书记怎么可能会解决副省级嘛?”

周海英已经不再敢完全相信唐瑞林的这个论调。在这个论调之下,自己被市委书记钟毅已经狠狠地批评过了,而且这种说法过于偏激。周海英则是谨慎地回应道:“钟书记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这就是干部本身出了问题嘛。”

唐瑞林苦笑着摇了摇头,笑容里带着一丝自嘲和看透一切的沧桑:“他是一市市委书记。有些话他自然不能当面直说,但是他心里跟明镜一样的。道理我也不多赘述了,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感悟吧。”他看向周海英,眼神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感慨,“海英啊,自从我闲下来之后,就没干其他事,就琢磨这些东西了,你想想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唐瑞林与周海英谈了许久,说出了很多不符合市委副书记身份该说的话,但身份也不能当饭吃。如今的唐瑞林已经没有了晋升高级领导的机会,说起话来自然是放纵了许多。他将自己多年在东原官场的观察和体会,一五一十地给周海英交了底。连周海英都深深感觉到,这唐瑞林所说的,似乎太过极端,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和失意者的偏激,不可全信,自然也不可全信。他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默默分辨着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唐瑞林的臆测和怨气。

中午时分,车子抵达了东原市委大院。唐瑞林下车之后,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领口,尽管动作依旧沉稳,但背影却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他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了过去,步履略显沉重。

回到办公室不久,秘书就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恭敬地汇报:“书记呃,刚刚市委办有个会议通知,说是下午要传达省委常委会重要会议精神啊。”

唐瑞林刚坐下,觉得腰背有些酸痛,他靠在椅背上,平和地问道:“是要开常委会吗?”

秘书汇报道:“书记,不是常委会,是四大班子联席会。”他补充道,“省委昨天下班前已经发来了会议材料,要求大家先行学习。是省委的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子女退出经商办企业有关决定的通知。”说着,他将会议材料递给了唐瑞林。

唐瑞林接过材料,心里暗道:禁止领导干部子女做生意?他随手翻开文件。文件上面写得很清楚,是省委的文件,文件的背景说得很清楚: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就严禁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经商办企业。1989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出文件,要求领导干部子女在流通领域的生意应当有序退出。这次省委的文件,是要求1992年3月底前必须全部退出流通领域,措辞严厉,没有回旋余地。

唐瑞林快速浏览着文件,内心冷笑一声。周海英说的对,领导干部子女做生意,怎么查?怎么管?只要是在工商执照上换个名字,那不就没有做生意了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事他见多了。他随口问秘书:“你说道几点钟开会啊?”

秘书立刻回答:“书记呃,下午一点开会。现在还有30分钟时间。”

唐瑞林点了点头,说道:“知道啦。”他挥挥手让秘书出去,自己则靠在椅子上,看着那份文件,心里想着这阵风又能刮倒几个人,又能让多少人像自己一样,体会到权力即将过期的滋味。他并不担心周海英,周海英早就“辞去公职”了,但他知道,这份文件会让很多人坐立不安。

而在旁边不远,市长张庆合的办公室里,气氛则凝重得多。俞淑清、王瑞凤、林华西三个人正坐在办公桌的对面,向张庆合做着汇报。

张庆合皱着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看着林华西问道:“这个……李显平交代的问题。属不属实啊?”

林华西脸上带着一丝尴尬和办案人员的谨慎:“张市长,属不属实?我们也不清楚啊。只是,随着省纪委调查的深入,有材料反馈过来。这次李显平举报了两件事:一是钟壮在曹河县贩卖假农资;二是公安局丁刚副局长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省纪委要求我们核查。”

张庆合看向王瑞凤,这位调查工作的总牵头人:“瑞凤啊,你是总牵头人,你怎么看?”他想听听王瑞凤的意见。

王瑞凤摇了摇头,语气平稳,带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张市长,农资假冒伪劣是省农业厅重点打击的项目。之前东洪县是认认真真开展了彻查,处理了毕瑞豪。但针对曹河县在内的其他各县,说实话,没有做全面深入的了解。”王瑞凤也是避开了直接评价钟壮的问题,只陈述了客观情况。

张庆合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李显平在省纪委不断交代问题,显然是承受不住压力了。张庆合眉头微皱,又看向代表省委的俞淑清,语气带着请示的意味:“淑清啊,你是代表省政府来督导东原这些案子的。说实话,除了李显平交代的这些问题之外,相应的涉案人员都已经移交司法,我们本来打算,年底前收关打总结啊,现在看来,办不到了。这个李显平啊,他葫芦里到底还装了哪些药?我们都不清楚。你看他之前交代了东洪县石油公司划转问题上的事,现在啊,又交代了钟壮和丁刚的事,肯定还是想着争取宽大嘛。”

林华西作为市纪委书记,此时插话道,语气带着一丝对李显平行为的不齿:“这个事情的发展让人意外啊。李显平是钟毅同志从曹河县委书记位置上直接提拔到市委常委的。现在这个李显平同志为了自保,竟然把钟毅书记儿子拖进来。虽然从纪委的角度来讲,有案就要查,但从情理上来讲,我认为这个李显平缺乏一个领导干部该有的道德和素养。”

张庆合当然清楚,这个时候不是谈道德、谈素养的时候。特别是当着省政府督查处俞淑清的面,有很多话不能明说。他清了清嗓子,定了调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