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8 章 田嘉明送礼市局,向建民直面矛盾
第(3/3)页
员熬到镇长,自认对这片土地和人心了如指掌。前任书记杨明瑞升任副县长后,他本以为党委书记的位置非己莫属,没想到空降下来一个市委办下来的向建民,还挂着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的头衔。这让他心里憋着一股难以言说的郁气。
“老黄啊,”朱峰把烟灰弹进搪瓷缸子,发出轻微的“叮”声,语气带着一种见惯风浪的无奈,“你找我要钱,我找谁要去?这工业开发区占的地,是咱们城关镇出面征的,这不假。可人是工业开发区在用!钱呢?彭凯歌书记和周炳乾主任那边,你又不是没去找过。人家怎么说?‘地是你们征的,手续是你们办的,钱自然该你们收,该你们发。’这皮球踢得,比国足还溜!”
旁边刘店村的支书刘进才忍不住插话:“朱镇长,我们也不是没找过企业,企业说占地费交到县里了,所以啊,我们不知道找谁了。我们刘店,开发区那条通区公路,可占着我们村十七八亩好地呢!群众天天堵我家门要钱,我这年都没法过了!当初征地的时候,可没说这钱要拖到猴年马月啊!”
朱峰瞥了刘进才一眼,从桌上拿起半包“红梅”,抽出一支来,接着将烟盒丢给刘进才,自己也续上一支,慢悠悠点上:“进才,你老家才几亩地也跟着凑热闹?工业区主体在西关,你那点边角料,能值几个钱?再说了,”他吐出一口烟圈,目光转向黄志修,“老黄,当初征地阻力那么大,公安局都出动了,才把地拿下来。为啥?不就是因为给的条件太‘灵活’吗?你们当初就该顶住压力嘛。
黄老支书无奈说道:“朱镇啊,答应进厂工作,结果厂子没影;答应‘农转非’,结果屁用没有。最后每亩地加一千块钱,才勉强安抚住。当初可是你带队,我们都是支持你的工作啊!
朱峰说道:“哎。这一千块怎么给?什么时候给?杨书记……哦,现在是杨副县长了,他当时拍板征地的时候,可没说清楚后续啊!最关键的是,钱是给了县财政,你们还不知道咱们县里财政,他妈铁公鸡,一毛不拔,现在他老杨人走了,留下这烂摊子,我能变出钱来?你们实在不行找老杨。”
黄志修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他沉默地抽着烟,半晌才道:“朱镇长,您是多年的老城关了,在城关镇说话有分量。我们不是不讲理,也知道镇里困难。但群众情绪压不住啊。西关村一千多亩地被圈进去,七八百号人指着这点钱过年。当初是连哄带劝,甚至……唉,有些手段不太光彩,才把地征下来。现在承诺不兑现,您说,群众能不上火?真要闹到县委县政府门口,丢的可是整个城关镇的脸,您脸上也无光不是?”
这话软中带硬,点到了朱峰的痛处。他烦躁地挥挥手:“行了行了,别给我戴高帽!这样,”他像是下了决心,站起身,“我带你们去找向书记!他是县委常委,又是新来的书记,这事他得拿主意!钱的事,他说了算!”朱峰心里盘算着,正好让这位空降的“高干”见识见识基层的“水深火热”,看看他有什么高招。
一行人来到二楼东头的书记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向建民打电话的声音。朱峰象征性地敲了两下,不等回应便推门而入。
向建民正对着话筒低声说着:“……好,情况我知道了,晚上我当面向县长汇报,咱们再具体商量……”看到朱峰带着一群人进来,他立刻对着话筒说了句“先这样”,便挂断了电话,脸上迅速浮起温和的笑容,站起身迎了过来。
“朱镇长,有事?”向建民的目光扫过朱峰身后的黄志修等人,心中了然,但神色依旧从容。
朱峰脸上堆起笑容,侧身介绍道:“向书记啊,打扰您了。这位是西关村的黄志修支书,这位是刘店村的刘进才支书,还有几位是村干部。他们是为了工业开发区征地补偿款的事来的。这事儿啊,比较复杂,牵扯到历史遗留问题,我这边实在有点……力不从心,只好带他们来向您汇报一下,请您定夺。”
向建民主动伸出手,与黄志修、刘进才等人一一握手,力道适中,态度诚恳:“黄支书,刘支书,同志们啊,欢迎欢迎。我刚到城关镇,很多情况还不熟悉,正需要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来,都请坐。”他示意众人落座,自己也坐回办公桌后,目光平和地看向朱峰,“朱镇长,具体是什么情况?你详细说说。”
朱峰便把工业开发区征地时承诺的“农转非”落空、每亩地额外补偿一千元但一直未支付、开发区推诿责任、群众情绪激动等情况,又复述了一遍,语气中不乏无奈和暗示问题的棘手。黄志修和刘进才也适时补充了几句,强调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年关的紧迫。
向建民听得很认真,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点着,等朱峰说完,他才开口,声音沉稳:“朱镇长,黄支书,刘支书,情况我大致了解了。”他看向黄志修,“黄支书,西关村被征了多少地?涉及多少户群众?当时除了这一千块钱,还有没有其他明确的书面承诺?”
黄志修连忙回答:“向书记,西关村被征了接近一千八百亩,主要是护城河以西的好地。涉及农户二百多户,人口由接近760口子。当时除了口头答应‘农转非’和每亩加一千块,没别的书面东西了。您知道的,县里国庆不顶用了,这‘农转非’后来不了了之,大家伙儿就指着这一千块钱了。”
向建民点点头,又看向刘进才:“刘支书,你们村被占了多少地?主要是做什么用途?”
刘进才道:“我们村不多,就十七八亩,是修开发区那条通区公路占的。钱不多,但群众也等着呢。”
向建民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朱峰脸上,语气带着一种责任感:“朱镇长,两位支书啊。这件事,城关镇党委政府有责任。土地是城关镇出面征的,手续是城关镇办的,群众有困难,自然首先要找我们。推给工业开发区,或者推给历史原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会让矛盾激化。”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清晰有力:“黄支书说得对,群众等着这笔钱过年。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年前,我争取先落实一部分,让大家能过个安心年。至于全部款项,涉及金额不小,我需要时间去协调财政、对接工业开发区,摸清这笔钱当初到底有没有预算,卡在哪个环节了。请大家给我一点时间,也请大家回去后,多做做群众的工作,把党委政府的态度带回去,让大家安心。”
这番话一出,黄志修等人脸上的愁容明显舒展了不少。黄志修甚至露出了一丝笑容:“向书记,您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您没像别人那样把我们往外推,就冲这一点,我们就信您!钱的事,我们知道急不来,但您有这个态度,有这句话,我们回去也好跟社员交代。只要年前能见到点‘真金白银’,让大家伙儿看到希望,这年就能过!”
向建民脸上也露出温和的笑意:“好,黄支书,刘支书,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更有底了。”他抬手看了看腕上的老式手表,“哟,都这个点了。正好,大家难得来一趟,我也还有很多基层的情况想向各位老支书请教。这样,中午我请客,咱们就去街上吃个便饭,边吃边聊,怎么样?”
黄志修和刘进才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随即连连摆手:“向书记,这怎么好意思?应该是我们请您……”
向建民本就在平安县干过工业开发区,对征地拆迁,以前是跟着肖仁干过不少,也是轻车熟路,与基层干部打交道,也是不在话下,知道这基层离了酒,就是车没有油,只靠吹是不行的,就摆摆手,打断道:“哎,黄支书,刘支书,这话就见外了。你们是来反映问题、支持党委政府工作的,哪能让你们请?再说了,县委三令五申要密切联系群众,我这新书记请老支书、群众代表吃顿工作餐,了解情况,这不违反规定。就这么定了!朱镇长,你也一起,咱们陪几位老支书好好聊聊。”
朱峰站在一旁,看着向建民三言两语就稳住了情绪激动的村干部,还主动邀请吃饭拉近距离,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轻的书记手腕老练,比自己预想的要沉稳得多;另一方面,向建民如此“接地气”地处理问题,无形中又把他这个老镇长比了下去。他脸上挤出笑容,应和道:“好,听书记安排。老黄,进才,书记一片心意,咱们就别推辞了。”
一行人走出书记办公室,向大院门口走去。朱峰落在后面,看着向建民和黄志修并肩而行的背影,听着他们已经开始就村里土地调整、灌溉渠修缮等具体问题交谈起来,心里那点因位置被占而生的芥蒂,悄然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这位新来的向书记,看来不是个只会坐办公室的“空降兵”,是真要在这城关镇扎下根来干点事的。只是,那四十万的征地款,县里到底搞到哪里去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