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1 章 培训班顺利结束,魏昌全调研东洪
第(1/3)页
送走周海英,我抬手看了看表,指针已堪堪划过下午四点。阳光斜斜地打在县公安局灰扑扑的水泥地上,人影被老的老长。
陈大年和公安局的不少干部在田嘉明身后的位置,方才周海英那句“嘉明同志熟悉公安工作,县里要多照顾”的评语,让东洪公安局的干部眼神都复杂起来。
“县长,您看……”田嘉明的声音带着轻快,试探着问。
“你忙你的。”我摆摆手,语气平淡地截断他可能出口的请示,“市里齐市长那边,我还要去碰个头。记住,工作扎扎实实干,把三学工作持续推进下去。” 这话既是说给田嘉明听,也是敲打旁边心思各异的眼神。
转身钻进车里,我立刻拨通了胡晓云的大哥大。听筒里很快传来她利落的声音:“朝阳县长?正陪着齐市长呢,刚出东原地界。”
“胡总啊,劳烦跟齐市长说一声,”我语速平稳,听不出波澜,“我们啊在东光公路县界迎他,一起到财政宾馆用个便饭。党校那边晚上安排了课,时间紧,咱们路上细聊。”
“行,我跟齐市长汇报。”胡晓云答应得干脆。
黑色桑塔纳卷起一路轻尘,驶向县界。立春后的田野裸露着褐色的胸膛,随着时令的变化,冬小麦也已经逐步返青,远处村落偶有炊烟笔直升起,又被料峭的春风揉碎不见踪迹。潦草的土屋提示指着东洪的穷,是刻在骨子里的底色,不是几场热闹就能轻易洗刷。
五点整,两辆轿车几乎同时抵达约定地点。齐永林那辆市里领导专用的皇冠轿车停在路边,车门推开,齐永林走了下来。他穿着一件半旧的藏青色呢子大衣,身形依旧挺拔,只是眉宇间比上次在东投集团见面时添了几分风尘仆仆的倦意,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沉静,看人时仿佛带着无形的重量。
“齐市长啊,辛苦了!”我迎上去,双手与他相握。他的手干燥而有力,似乎还带着常年伏案留下的薄茧。
“朝阳啊,搞这么正式做什么?随便找个地方吃点就行。”齐永林笑了笑,语气带着长辈式的随和,目光却在我脸上停了一瞬,仿佛要穿透那层客套。
“您难得来指导工作,县里条件有限,财政宾馆还算清静。”我引着他重新上车,“正好党校晚上开课,您给干部们上上课,鼓鼓劲,也是我们东洪的福气。”
为了迎接这次的培训,财政宾馆已经暂停对外营业,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入略显冷清的财政宾馆大院。王琪早已候在门口,脸上堆着的笑容颇为热切,小跑着迎上来:“齐市长,邓县长啊!包厢都安排好了!”
小餐厅里,圆桌上已摆好精致的凉菜。刘志坤和刘进京两位常委作陪。王琪亲自提着茶壶穿梭倒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杨伯君则略显拘谨地跟在王琪身后,递烟、分餐具,动作还带着生涩。
虽然齐永林已经不是在职的市长,但毕竟是市政府的特别顾问,又有县里领导最作陪,财政局局长王琪很是重视,亲自在后厨坐镇。杨伯君与齐永林客套了两句,也就跟着王琪忙前忙后的招呼。
“王局长,你这局长当得,怎么跟服务员抢起活了?”杨伯君看着后厨忙碌的王琪,笑着打趣了一句。
王琪连忙躬身:“哎哟,杨科长啊您说笑了!服务领导,服务发展,就是我们财政工作者的本分!”说着瞥见一个年轻服务员动作稍慢,端汤时汤汁微溅,立刻沉下脸低声呵斥:“动作他妈的小心点!没看见是大领导嘛?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那服务员吓得一哆嗦,差点把汤碗扣翻。
王琪对着杨伯君说道,这些人啊就得骂,你不骂人就管不了人。
胡晓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似笑非笑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切入:“县长,说起来有件事,我一直不太明白。年前我们毕瑞豪,差点让人把供销社的门面房给强占了去,还威胁说不退租金?我就纳闷了,咱们东洪什么时候轮到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来搅和了?公安局那个姓陈的干部处理了没有?”
刘志坤倒水的动作僵在半空,和刘进京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低头喝茶。
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胡晓云这是心直口快心里藏不住事情了。毕瑞豪的事,田嘉明虽然捂得快,但胡晓云和毕瑞豪还是名义上的两口子。
曹伟兵反应极快,立刻接话,语气带着惊讶和郑重:“县长,这事我倒是听下面提过一嘴,性质很恶劣!我回头马上找田嘉明同志了解清楚!必须严肃处理!这可是和咱们县委政府的要求背道而驰!”
胡晓云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不再追问,低头优雅地夹了一筷子菜:“我就随口一问。相信李县长和曹县长,肯定能给咱们企业一个公道。”
齐永林自始至终没看胡晓云,也没看我,只是慢条斯理地剔着一块黄河鲤鱼的细刺。等胡晓云说完,他才放下筷子,拿起湿毛巾擦了擦手,很是平和地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搞市场经济,讲的是规则,是法治。‘亲’‘清’政商关系,中央三令五申。企业依法经营,政府依法服务,这是底线啊。越了线,无论是谁,都要付出代价。” 他没有点名,却字字千钧,为这场小风波定了调子。
党校的夜,比白天更冷。
潘保庆站在礼堂门口,手里攥着一只生了锈的铁皮手电筒,黄色光柱直直射在电工老张踩着的木梯顶端。老张半个身子探在简陋的灯槽里,正费力地拧着新灯管的卡扣,嘴里咬着一圈黑胶布,动作颇为麻利。
“老张!快点!还有二十分钟领导就到了!”潘保庆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灼,他不停地看表,又不时与看热闹的学员尴尬一笑算是打了招呼。
“潘……潘校长,您别催啊!这老线槽锈死了,不好弄……”老张的声音闷闷地从灯槽里传来,带着无奈。
一群等待上课的学员三五成群地聚着,借着零星几盏白炽灯昏黄的光亮抽烟、闲聊,烟雾在冷空气里凝成白茫茫的一片。抱怨声嗡嗡地响着:
“这大冷天的,晚上七点上课,不是折腾人嘛!”
“谁说不是呢!县里搞‘三学’,咱们就得上夜校?白天干啥去了?”
“哎,今晚是市里的齐市长讲课,这么大领导,跑咱们这穷乡僻壤来,为了倆课时费……”
“拉倒吧,还市长?再大的领导,还能给咱发钱?有这功夫不如回家暖和暖和……”
人群里,陈大年和城关镇西街村的支书黄志修凑在一起。黄志修裹紧身上的旧军大衣,压低了嗓子:“大年,向书记那边我确实又递话了,可人家向书记眼皮都没抬,就说上面盯得紧,黄铁柱的事板上钉钉了,办不了!我看……你这钱想花出去,悬!”
陈大年脸色在昏暗中显得格外阴沉,牙关紧咬。他想起田嘉明办公室那冰冷的眼神和摔烟盒的动作,又知道有周海英给田嘉明站台,莫名的胆怯就天的路,似乎也被无形的墙堵死了。
“老黄,那就是钱不够嘛……。”陈大年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你说……一万,一万块钱也要递话上去,钱不是问题,咱们要讲感情……”
黄志修知道城关镇最黑的三个人、一个是陈大年,一个是计生办的老聂,另外一个则是工商所的老范。三人私下里被群众骂为没娘生的野种,什么事都是谈钱,这些年不知道在的城关镇捞了多少钱。自己当村支书倒也是喝了不少的汤。
听到一万块钱,黄志修像被烫着一样,猛地拽了一下陈大年的袖子,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气声:“老陈啊,向书记什么身份?能要这么这么多钱?听老哥一句劝,认栽吧!”
陈大年无所谓的道:“哎,钱嘛,就是用来花的,你说我穿着这身皮,兄弟出事我不帮,这,我以后还怎么在城关镇说话?”
黄志修尴尬笑了笑,试探着道:“真要办?”
陈大年说道:“真要办,这镇里啊办事离不开你。咱这钱,就是买个心安理得嘛。”
黄志修抽着烟,勉为其难的说道:“那,我再去试试,先说下,人家不一定收,人家收了,也不一定真办!”
黄志修道:“没事,只要收了,咱在兄弟面前也算不理亏嘛!”
就在这时,两道雪亮的车灯光柱由远及近,像利剑般刺破黑暗,稳稳地停在党校礼堂门口,将门前一片狼藉的施工场面照得纤毫毕现。梯子上的老张被强光一晃,手一哆嗦,差点栽下来。
“来了来了!”潘保庆喘了口粗气,声音都劈了叉,手忙脚乱地挥舞着手电筒指挥,“老张!快!就差最后一个了!赶紧亮起来!”
学员们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投向门口。车门打开,我和齐永林、胡晓云等人先后下车。
就在七点整的前一刻,“啪嗒”一声轻响,紧随其后的是电流通过镇流器特有的嗡鸣。紧接着,整个大礼堂顶棚上,一排排崭新的白色灯管次第亮起!惨白而明亮的光线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瞬间驱散了礼堂内积压多年的昏暗和角落里的阴影。桌椅板凳、墙上剥落的标语、甚至空气中漂浮的灰尘,都在这一刻无所遁形。习惯了昏黄的学员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光刺得微微眯起了眼。
潘保庆长舒一口气,后背的冷汗都快浸透了棉袄。他小跑着迎向走过来的县委主任吕连群,手忙脚乱地用袖子使劲擦了擦主席台正中的桌面,脸上堆满劫后余生般的笑容:“吕主任,您看……还行吧?”
吕连群背着手微微点头,知道潘保年这是要抓住机会表现,笑了笑道:“老潘啊,干的很好!我下来给县长汇报。”说着目光扫过亮如白昼的礼堂,没多说什么,只是侧身让开位置。
我陪着齐永林走上主席台。新灯管的光线明亮得有些晃眼,却也将台下每一张或期待、或疲惫、或带着审视的面孔照得清清楚楚。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只有细微的电流声在回响。
“同志们,”我走到话筒前,声音透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礼堂,“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