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262章 于伟正谈高等教育,张庆合再获重用
第(3/3)页
持工作,我一直是很放心的。”
这番评价很高,但也算是于伟正的心里话。张庆合作风扎实,不善张扬,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很强,尤其是在维护稳定、推动具体项目落地方面,很有办法。
张庆合知道于伟正说得坦诚,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能有今天,离不开于伟正这个“班长”的支持,这也是于伟正在省里锻炼之后,和省里领导关系密切,说话有了分量,不然道方书记也难能记住自己这个普通的地级市市长。
他叹了口气,坦言道:“书记啊,不瞒你说,其实这一年,我都有些松懈下来了,想着干完这一年啊,也就差不多了,甚至连退休后的生活都琢磨过一些。你这突然一说要去部委,我这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于伟正闻言,朗声笑了起来:“退休?庆合啊,看来组织上还舍不得你退休啊!你这副担子,还得继续挑起来,而且是要挑更重的担子。部委啊不比东原,那里是制定政策的地方,站位要更高,考虑问题要更全面。不过,我相信你的能力,一定能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张庆合的心情确实颇为复杂。有惊喜,有忐忑,也有对东原这份工作和熟悉环境的不舍。他默默抽着烟,消化着这个巨大的信息。
两人相对无言,抽了一会儿烟。于伟正将快要燃尽的烟头在烟灰缸里摁灭,坐直了身体,语气变得正式了一些:“庆合啊,既然事情基本定了,有些工作就要提前考虑了。你可以开始逐渐把市政府这边的工作,交到瑞风同志手上了。关于瑞风同志接任市长的问题,我已经跟立人部长初步沟通过了。我认为瑞风同志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已经比较成熟、稳重了,是时候把担子交给她了。市委这边,也会向省委正式推荐。”
张庆合听到这里,明显松了口气。王瑞风作为常务副市长,是他的得力助手,两人配合默契。由王瑞风接任市长,有利于工作的平稳过渡,也符合他个人的期望。他连忙点头道:“组织上基本同意了?”
于伟正肯定地点点头:“嗯,立人部长口头已经表示原则同意。考察组这次来,对瑞风的考察啊,这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只要考察没问题,程序上会尽快走。”
这件事定了,张庆合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走后,东原的发展思路能否延续。
于伟正又拿起烟盒,这次是张庆合抢先给他递了一支,并点上火。于伟正吸了一口,像是想起什么,说道:“还有最后一件事,就是关于东洪县那个田嘉明同志的问题。这家伙往红旗办公室放子弹的事,虽然没造成严重后果,但性质是严重的,违反了纪律。”
张庆合点点头,表示在听。
于伟正缓缓说道:“但是啊,人嘛,都会犯错误,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我了解过,田嘉明这个同志,身上是有些江湖习气,作风可能比较粗犷。但是,”他话锋一转,“这个同志在东洪县,尤其是在前段时间的扫黑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是非常支持朝阳同志工作的,冲在第一线,是出了大力的,也的确取得了突出成绩,可以说,为维护一方平安,保护群众利益,是立了功的。”
他看向张庆合,语气诚恳:“庆合啊,我们党从来没有功过相抵的说法,功是功,过是过。但是,我们也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一个干部。田嘉明同志在关键时刻,能够顶住压力,敢于碰硬,为老百姓做了实事,解了难题,这本身就是积德行善。就凭这一点,我认为对于他这次犯的错误,在处理上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包容,但也要教育,最终要妥善处理。既不能因为有功就姑息迁就,也不能因为有过就一棒子打死,挫伤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你看呢?”
张庆合本身也是这个意思。田嘉明是东洪的得力干将。他当即表态:“书记,你考虑得很周到。放心吧,这事我已经有所安排。我已经和红旗同志约好了,专门谈这个事。他会处理好后续的。”
“红旗同志能理解就好啊。”于伟正点点头,不再多说。有些话,点到即止即可。
又聊了几句闲话,张庆合便起身告辞了。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已经是上午十点多。办公室的布置和于伟正那边类似,只是书架上的书更多些。他在办公桌后坐下,喝了口茶,定了定神,然后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红旗啊,我是庆合。你那边要是不忙,现在可以过来一趟了。”他的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沉稳。
电话那头是副市长郑红旗。郑红旗原本在隔壁的副市长办公室等着,接到电话,没过两分钟,就出现在了张庆合办公室门口。
郑红旗年纪比张庆合小不少,四十出头,脸上总是带着笑意,看起来一团和气。
“市长,您回来了!”郑红旗笑着走进来,自己熟门熟路地走到沙发边坐下,“您这进京跑了三天,我看着气色反而更好了些。怎么样,高校的事,跑得有眉目了吗?
张庆合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坐到郑红旗旁边的单人沙发上,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红旗啊,任重而道远啊。刚给于书记汇报完,基本情况就是那么个情况,困难一大堆。好在书记很重视,态度很坚决,要求我们立足自身,先干起来,特别是前期的基础工作,比如校区选址规划,要马上启动。这叫先打地基,再等图纸,最后建高楼。”
两人就高校筹建的事情又交谈了几句。张庆合话锋一转,神色平静地看着郑红旗,主动切入正题:“红旗,高校的事先放一放。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听听你对田嘉明同志那件事的看法。你这边,具体打算怎么处理?”
郑红旗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但依旧保持着那份坦诚的表情,他叹了口气,说道:“市长,说实在的,这事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市里来讲,可能不算个什么事,还劳您亲自过问。但对我个人来讲,”他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这几天都没睡踏实,心里琢磨这事。你看我这眼里,是不是还有点血丝?”
张庆合闻言,真的拿起放在桌上的老花镜,戴上,凑近仔细端详了一下郑红旗的脸,然后笑了起来,摘下眼镜说道:“红旗,你可别蒙我。我这看了,气色好得很嘛,红光满面的,可比我这老家伙精神多了。”
郑红旗也笑了,带点自嘲的语气:“市长,看您说的。我这不是看到您老人家,心里踏实了,病就好了一半嘛。您就是我的主心骨啊。”
“少来这套。”张庆合笑着用手指虚点了他一下,“我这个老人家啊,可治不了你的心病。说说吧,到底怎么个章程?我可听说,曹河那边,对东洪县拿下省制药厂的项目,意见不小啊。你是不是想用这件事,跟朝阳同志换点啥?”
郑红旗见张庆合直接把话挑明了,也就不再绕弯子,他双手一摊,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和实际困难:“市长,您明鉴。曹河现在的发展,压力很大啊。这个您要理解。朝阳同志,肯定早就跟您汇报过了吧?”
张庆合十分坦诚地点点头:“汇报了。朝阳同志也很为难。”
郑红旗身子往前倾了倾,说道:“市长,我现在还兼任着曹河县委书记,于公于私,我都得为曹河几十万群众谋点福利嘛。我们曹河条件差,底子薄,好不容易有个省制药厂这样的好项目,我们也是全力以赴去争取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投入了不少精力。现在眼看着项目落到东洪,下面的干部有情绪,我这个当家的,得想办法安抚啊。我的想法是,能不能请市里协调一下,或者做做工作,让东洪县那边,从指甲缝里漏点好处给我们曹河?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