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273章 于伟正下定决心,田嘉明道出实情 
第(2/3)页
;
侯刚媳妇很知趣,拿着自己的碗到旁边厨房去了。侯刚将剥好的鸡蛋放在碗里,说道:"丁局长,什么事啊?一大早就到家里来。"
丁刚说道:"你听说没有?市纪委和市公安局派人到曹河去了。"
侯刚说道:"到曹河干什么?没听说市纪委与市公安局有什么联合办案的项目呀?"
丁刚说道:"不对吧,参与办案的就是你们市纪委的人呀。"
侯刚说道:"办案的话,应该是要通知我呀。我毕竟是管业务的嘛。"
丁刚说道:"肯定是办案。昨天下午就去了,晚上没有回来。今天早上,曹河县的朋友给我打电话了,说是他们调阅了之前黄桂父母那个案子的卷宗。"
侯刚一时想不起来黄桂是谁,就说道:"什么黄桂李贵的呀?这事啊,我不清楚啊。"
丁刚说道:"哎呀,这事你怎么能忘呢?当时有个叫黄桂的,开着车把审计局的老夏撞死了。到最后,不是这个罗腾龙拿了50万摆平这个事,这钱不是被我们公安机关追回来了吗?"
侯刚这才想起来,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虚点两下,说道:"哎呀,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当时那件事影响非常大嘛!而且市纪委还调查过,你不就是因为那件事情,市纪委对曹河县公安机关进行调查,才导致这个局面吗?"
丁刚说道:"是啊,那件事按理说已经了解了。我实在搞不懂,李尚武和林华西他们两个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竟然又安排公安局和纪委的同志去曹河县,重新翻那个案子的档案,而且把当时几个当事人全部找回来问话。你说李尚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我都已经在公安局成吃干饭的了,他竟然还对这个事抓着不放。还有,你们市纪委的林华西,他是什么意思?他到底想干什么?"
侯刚马上敏锐地意识到,这件事情绝对不是公安局和市纪委要办,而是市委主要领导要办。市纪委平白无故地到曹河公安局翻之前的审讯档案,这个完全没必要,肯定是市领导有命令才会这样干。
侯刚一席话,马上点醒了丁刚。丁刚搓了一把脸,说道:"侯书记,您的意思是...市委书记于伟正要弄我?"
侯刚说道:"唉,肯定是有原因的。难道这个黄桂的家人又在告?"
丁刚说道:"哎呀,这黄桂家就没有家人了,他们这一户连近支的早就死绝了。"
侯刚说道:"丁局长,您不要着急。我觉得这个事情啊,可能不是市公安局和市纪委要办,这件事情如果真的是市委主要领导要办,就麻烦了,关键是我都不知道啊。"
丁刚一时把不住这侯刚是确实不知道,还是不愿意说,就说道:"侯书记,这事儿你可得帮兄弟一把,帮兄弟把这个情况搞清楚。无缘无故地把年前的案子翻出来,这不是故意搞人吗?"
市纪委副书记侯刚也觉得十分纳闷,自己作为分管业务的副书记,竟然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昨天自己还和林华西一起吃了晚饭,林华西也是只字未提。
侯刚说道:"哎呀,丁局长啊,这事我估计你多想了。我作为管业务的副书记啊,我要是有权知道办案情况的。如果我都不知道,刚才我们的推测呀,都是假的。"
丁刚说道:"不可能假。哪些人没有必要编这么一个谎言来骗我嘛!"
侯刚说道:"就算他们调查了,都已经有了历史定论,他们难道还想翻案不成?”
“这个就不好说了。所以还是要请您多去了解情况,只有把情况摸清楚,我的心里才踏实。"
侯刚慢慢的抽出一支烟,点燃之后,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说道:“不应该啊,实在是不应该啊,我都不知道嘛!”
侯刚到了市纪委之后,马上就到了几个案件调查室头头的办公室聊了几句。几个案件调查室的主任都在,没有人离开。那就说明,和公安局一起调查的人应当不是市纪委本部的。
回到办公室,刚把茶叶拿出来,市纪委办公室的小王副主任拿着案卷过来。丁刚接下案卷之后,就主动问道:"小王,纪委最近没有什么案子吧?"
小王说道:"侯书记,没有什么大案子。就是市纪委从东投集团和几个县里面抽掉了几名干部,然后到曹河县去了。"
“到曹河去了?邹新民?谁让他去的!”
小王主任说道,这就不清楚了,业务上的事情,我没了解。
侯刚马上反应过来,参与调查的人虽然不是市纪委机关的,但确实是下属县里面和东投集团的纪委书记邹新民。邹新民是林华西的铁杆,两人是同乡。侯刚这才意识到案件调查,市纪委书记林华西有意隐瞒自己。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让侯刚的内心颇为不爽。
侯刚签完字之后将文件留给小王,说道:"小王,办什么案子听不清楚。"
小王副主任本就是侯刚的服务秘书,说道:"侯书记,这个他们没细说,只是昨天听到他们有人在打电话抽人,所以才知道这个事儿啊。看起来挺保密的,您知道咱们纪委的规矩,相互之间不打听。"
侯刚恢复了纪委副书记的稳重,说道:"这个东投集团的邹新民同志啊,办案还是很靠谱的。"
侯刚是非常敏感的。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他很快拿起电话打给了丁刚。言语之中,侯刚还是保持着谨慎说道:"今天早上你说那些工作呀,就是这样啊。我确实是...对对对..."几句简单的话,侯刚就已经把最关键的信息传递了出去。
而在东洪县,确上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卫生环境改造提升工作。
东洪县委书记丁洪涛来东洪县工作已有些时日,局面却一直没能彻底打开。他不是那种急吼吼的干部,知道基层工作像炖汤,火候不到,味道就出不来。这些天,他反复琢磨,似乎摸到了一点门道——从全县的卫生文明城市建设入手。这事关群众眼皮子底下的生活,见效快,也最能体现干部作风。主意一定,丁洪涛是说干就干。
9月6日一早,县直机关和各乡镇的党政负责同志近两百人,被召集起来,搞了一次突击卫生检查。
没有提前通知,队伍浩浩荡荡,从县委大院出发,直奔东洪大街。
深秋的早晨,已有凉意,阳光斜照下来,拉长了人影。东洪大街是县城的主干道,两侧分列着县卫生局、财政局、计委、经贸委、农业局等大大小小的衙门,算是县里的脸面。
丁洪涛走在队伍前头,步伐沉稳,目光扫过沿街的单位门牌。当他抬头侧目,看到“东洪县教育局”那块白底黑字的牌子时,脚步停了下来。
“既然走到教育局门口了,就进去看看吧。”丁洪涛语气平缓,听不出什么情绪,说完便率先拐进了教育局的大门。
身后一大群人互相看了看,也赶紧跟了上去。教育局的院子不算小,三排红砖瓦房呈“匸”字形排列,透着些年代感。一进院门,景象就有些扎眼:自行车横七竖八地停放着,有的靠在墙根,有的直接堵在通道中间。丁洪涛的脸色当下就沉了下来,但他没立即开口,只是目光在那一片杂乱的自行车上停留了几秒,然后迈步朝里走去。簇拥在他身边的县委办主任吕连群赶紧跟上,其他干部们也屏息凝神,气氛悄然紧绷起来。
丁洪涛没进办公楼,反而沿着屋檐下走,在一间挂着“财务科”牌子的办公室门口停住。门开着,里面的情形一目了然:几张旧办公桌上,账簿、报表堆得有些凌乱,两个女干部正坐在里面。其中一个年纪稍轻的,手里还拿着毛线和亮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