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8章 于伟正初识正阳,丁洪涛遇上记者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278章 于伟正初识正阳,丁洪涛遇上记者

第(1/3)页

于伟正看向了贾彬和罗明义,问道:是不是啊?

贾彬点头道:“书记,您说的都对!”

于伟正继续从理论高度进行分析:“问题本身是存在的,是客观的。这符合唯物辩证法,是矛盾的普遍性,也是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现在,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严峻挑战,相比于机制更灵活的个体经济、民营企业,我们要适应市场,就必须改革。为什么要交给东投集团?就是因为东投集团是目前我们东原市属国有企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经营效益最好的一家。市委的考虑,就是希望你们能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的问题。”

说到这里,于伟正的目光转向贾彬,语气变得略显严肃:“所以啊,贾彬同志,你刚才的一些认识,我觉得还不到位。总是谈这些问题、那些问题,说这个是解决不了的,那个是说不清楚的。改革哪有一帆风顺的?很多事情,就是要先干起来,在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一步看一步,在实践中摸索,这不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一贯提倡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吗?”

于伟正大手轻轻在桌面上一按,做出了决断:“好了,东投集团接纳棉纺厂这个事情,今天就算定下来了。大的原则不变,债务由市财政统筹,逐步化解。下来的具体细节,还是由计划委员会韩长远主任这边牵头,组织东投集团、财政局、棉纺厂等方面,做好沟通协调。双方要尽快签订一个权责清晰的《代管协议》或者《托管合同》。管哪些事项?管到什么程度?权限到哪一步?收益如何分配?风险如何承担?这些都要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写清楚。”

他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不然的话,让一个正县级企业去管理另外一个正县级编制的国有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作为依据,很多事情确实不好操作,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这个合同就是路线图,就是责任状。”

于伟正言简意赅,几句话就把棉纺厂的事情定了调子。他说完后,不易察觉地看了一眼周宁海。

周宁海立刻会意,接过话头,主持下一议题:“刚刚于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棉纺厂托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下来以后,请相关单位,特别是计委和东投集团,要抓紧落实,尽快拿出具体方案。”他稍作停顿,翻看了一下议程,“下面,我们研究第二个议题,关于筹建东原市大型综合批发市场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前期瑞凤同志牵头调研论证比较多,还是请瑞凤同志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和我们目前的初步考虑吧。”

常务副市长王瑞凤扶了扶眼镜,侧身面向于伟正和周宁海,然后环视众人,开口说道:“同志们!建设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批发市场,对于现阶段我们东原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重大建议。”

首先肯定了提议的价值之后:“我认为啊,东投集团胡晓云同志提出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很有眼光。我们东原市正在进行‘三化’三基建设,确实缺少一个能够强力带动商品流通、辐射区域的抓手。这样一个批发市场一旦建成,必将产生巨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其带动作用和功能将是多方面的。它能够极大地活跃我们东原的整个消费市场,促进商品流通,对于平抑物价、方便群众、增加就业、培育税源,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王瑞凤话锋一转,切入实质问题:“建,肯定是必须要建的,市委市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决心是坚定的。但是啊,”他强调了难点,“具体怎么建?建在哪里?建成后由谁来管理、怎么运营?盈利模式是什么?如何实现良性发展?这才是我们今天需要深入探讨的核心主题,也是难点所在。”

王瑞凤回顾了前期工作:“之前啊,我们已经开过一个专题座谈会,于书记和与会的各位同志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次于书记又带领我们到东投集团来专题研究,就是要看一看,同上次座谈会相比,今天我们相关部门的认识有哪些深化?工作的思路有哪些进步?对于上次提出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有没有形成更具操作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案?”

王瑞凤直接点题:“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基础性的问题:这个市场,建在哪里比较合适?书记,我看还是请建委的同志先谈谈看法和选址建议。”

市建委主任马清文早有准备,他摊开一张简易的规划图,汇报道:“各位领导,关于建设大型批发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刚刚王市长已经讲得很透彻了,我就不再赘述。我们建委从城市规划、土地供应、交通组织、未来发展空间等角度进行了初步研究。”

他指着图纸说:“大家手里都有一份图纸,我们认为啊,这样一个大型批发市场,建成后必然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车流。如果选址在老城区,一方面拆迁成本会非常高,周期长,难度大;另一方面,老城区道路狭窄,交通承载能力有限,很容易造成新的拥堵点。因此,我们经过比选,更倾向于把它放在正在开发建设的新城区,也就是光明区的东部片区。具体的位置初步选在一级公路东光公路与通往曹县的光曹临公路交汇口的东南角。这个地方地势平坦,拆迁量小,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而且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马清文汇报完后,计划委员会主任韩长远又接着补充汇报了建设这样一个批发市场对于优化东原市商业布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产生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接着,从建委的角度,马清文又简要介绍了如何确定选址,建设这样一个市场大概需要的主要工程、配套基础设施以及预估的建设周期。

随后,按照议程,市经贸委、财政局、工商局、税务局和光明区的常云超负责也依次做了发言。经贸委主要从搞活流通、规范市场的角度表示支持;财政局则强调了要量力而行,创新投融资模式,不能全部依赖财政投入;工商局和税务局则从未来市场准入、监管服务和培育税源的角度谈了看法。

东投集团作为项目建议方和潜在的承建单位,贾彬和胡晓云也再次做了发言。不过,因为主要思路在之前的座谈会上都已经谈过,他们这次谈的更多是表态性的内容,表示会积极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但在具体模式和细节上,并没有太多超越前次的新颖内容。事实上,关于投资主体、运营模式、利益分配等核心问题,在会上并没有深入触及,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地暂时回避了这些敏感而又复杂的难题,基本延续了上次座谈会的初步共识——先论证必要性,原则同意启动,具体操作层面再慢慢研究。

市委书记于伟正一直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当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告一段落时,他没有立刻总结,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会议室后排,那些坐在第二排的东投集团的中层干部们。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

“之前呀,晓云同志给我汇报,说他们东投集团为了这个项目,专门组建了一个考察组,由一位部门的负责同志带队,跑到南方几个批发市场建设运营比较成功的地方去实地学习了,据说效果很不错,学到了不少真经。今天他们也来了吧?是哪位同志带的队啊?也请你们这些实际去调研、亲眼所见的同志讲一讲,你们有什么一线的高见?谈谈最直观的感受和启发。”

东投集团作为正县级架构的市属大型企业,其中层干部相当于党政机关的正科级。在这椭圆形的长条会议桌上,前排就坐的是胡晓云、贾彬、邹新民、罗明义等四位集团主要领导。后排则坐着一二十位相关部门的中层负责人。

胡晓云马上扭头看向自己身后侧方中间位置,介绍道:“于书记,这次带队考察的是我们集团酒水销售公司的总经理李正阳同志。正阳同志在流通领域很有研究。下面,就请正阳同志把他考察的见闻和思考,向各位领导做个简要汇报。”

李正阳显然没有太多准备,这种会议科级干部主要就是来听指示的,面对市委主要领导和这么多部门负责人,还是略显紧张地站起身来说道:“于书记,周书记,王市长,各位领导好!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我在8月底的时候,带着我们部门以及市场运营部的几位同志,专门到了江浙和广东等地的几个大型批发市场进行了考察学习。”

于伟正面色温和的说道:“正阳同志是吧,不要着急,慢慢汇报。”

“哎,于书记,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整个考察组对建设大型批发市场的前景是极为看好、充满信心的。我们每到一处,看到的都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它将以前分散的、零星的、占道经营的马路摊贩,有效地集中起来,搞成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设施配套齐全的大型室内市场。这样做,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市容环境,便于政府进行集中监管,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能够吸引本市乃至周边地市的批发商和采购商前来交易,真正起到了搞活流通、降低成本的枢纽作用。”

李正阳越说越顺畅,开始谈到一些深层次的观察:“在管理上,这些成功市场的理念和做法,也让我们印象深刻,很受启发。市场内部不仅配备了公平秤、投诉台等基础服务设施,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往往将市工商所、税务征收,甚至银行服务等都前置到市场内部,设立服务点。商户想办营业执照、交纳税费、办理贷款,在市场里基本都能解决,办事效率非常高,真正体现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于伟正听完,显得很有兴趣,他身体微微前倾,看着李正阳,问道:“你叫李正阳,是吧?嗯,听了你的介绍,感觉你们考察得很深入。那我再问你一个具体的问题,”他抛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考验总结提炼能力的问题,“你跑了这几个地方,给你个人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一点是什么?抛开那些具体数据和模式,就谈最打动你的那个感觉。”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最为考验水平,李正阳显然思考过这个问题,他几乎没有犹豫,脱口而出:“于书记,如果只能说一点,我认为给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是‘服务’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