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 重新上路
第(2/3)页
骂骂咧咧的开口叫嚷声中,不用多时便将包括威廉记者与克劳塞海姆在内的所有德军战俘押送上车。
在这个年代还尚属高技术兵种的汽车兵自然不会屈就于小小的游击队当中,别无他法的谢洛夫中尉只得命令那些德军的车队司机来继续开车,同时将自己的心腹手下们安排在副驾驶位置上负责指挥监视,如有意外情况发生也可第一时间用手枪来加以强行制止。
望着发动机轰鸣中重新上路而一路远去的卡车车队,结束了这段小小插曲后的马拉申科随即再度指挥起部队发车启动,继续朝着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所在的方向一路轰鸣逝去。
相较于原先t34中型坦克而宽敞得多的kv1重型坦克炮塔内部,即便是多出了一人的成员组也依旧是可以在其中伸展自如。
整齐码放着共计12发备弹的炮塔第一弹药架对称分布于炮塔舱壁内的左右两边,早已习惯了坐在移动军火库当中与炮弹为伴的马拉申科,正坐在自己的车长位置上倚靠着舱壁把玩着手里那把刚刚缴获来的全新索米冲锋枪。
即便芬兰只是一个二战当中扮演着可有可无作用的边缘效果而不被人瞩目甚至遗忘,但诞生自这个北欧小国的索米冲锋枪却又是整个二战当中性能最为优异的冲锋枪,这不得不令自后世穿越而来的马拉申科感叹着这个小国军工业的传奇色彩。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浓缩都是精华?芬兰即便是到了后世也依旧能制造出像trg42这样驰名全世界的精良狙击步枪,芬兰人造枪的天赋莫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成?不过...这索米还真是有够棒!”
采用狙击步枪制造工艺精工打造而出的索米冲锋枪完全对得起其“冲锋枪贵族”的外号,将其握在手中的细腻手感和精加工钻孔打磨工艺使得索米冲锋枪简直就像是艺术品一般,这对于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期间曾经有幸接触过不少枪械的马拉申科来说真可谓是恍如隔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