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钢铁意志(中)_钢铁苏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 钢铁意志(中)

第(3/3)页

错的事情。

        面对着如此这般的糟糕问题,不具备硬件基础来将之解决的苏军装甲兵们最终想出了一个比较暴力直接但却又行之有效的办法——用脚。

        举个例子,假如车长当下希望驾驶员停车以稳定炮身进行开火攻击时,按照提前约定好的暗号抬腿给驾驶员后背正中央来上一脚即可。

        反之,如果希望驾驶员左转,那就抬腿给驾驶员左肩膀上来一下,如果希望右转,那就给右肩膀上来一下。

        沿着一侧一前一后串联而坐的苏军t34坦克驾驶员与车长,几乎就是用着如此这般的方法来在战斗中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听上去傻大黑粗,但在实战当中又的确行之有效。

        这,就是典型的苏联毛熊风格。

        再者,t34坦克的驾驶员是一个力气活的典故其实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当时的事实情况本就的确如此。

        早在苏军t34坦克最初开始立项并起草设计方案之时,为了能够尽量压低车体高度以减少车体正面投影面积从而在实战当中减少坦克中弹几率,苏联工程师团队将此前传统坦克结构中所使用到的传动机构前置设计思路进行了大胆改变,将整台t34坦克的传动机构均后置到了车体尾部的动机舱之中。

        如此一来,t34坦克在设计之初,便得以抛弃掉了传统坦克身上那根用来将车体尾舱动机动力传导至前置传动机构的长长传动轴,从而得以节约出一定的车体内部空间并借此降低了车体高度。

        但此种传动后置的设计结构却也并非是绝对完美。

        由于将整个传动机构全部完整后移到了车尾动机舱内,t34坦克的驾驶员若是再想操纵传动机构进行换档等一系列操作的话,势必就要通过数根穿过车底一路连接到车体尾舱动机室的操作杆来将之完成。

        在那个缺乏液压助力等辅助手段的年代,t34坦克的驾驶员要想完成这一套单纯以机械结构做功摩擦的换档操作无疑是极为困难的,即便是凭借苏军驾驶员那虎背熊腰的麒麟臂加持也常常是被这生硬的机械操纵杆累的满头大汗叫苦不迭。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