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胜利的代价_钢铁苏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6章 胜利的代价

第(2/3)页

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的伤员只占到很小一部分。”

        “因为医疗条件和人力有限,我们在商量之后决定把野战医院合并到一起,这样能够集中力量最大程度收治伤员。另外也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安置伤员了,整个车站南面几乎完全被毁,甚至找不到一栋完好无损的建筑,只剩下这里还算是能够勉强遮风挡雨。”

        救人心切的契尔琴科夫师长在昨天下午的攻击行动中几乎是不计伤亡代价的猛攻,三个团按照各自编制全部荷枪实弹投入到战斗中轮番冲击德军阵地。

        犹如海啸一般一波接一波接连不断袭来的凶猛冲击,很快就让据守车站南面的德军坚持不住并迅速败下阵来直至被完全消灭。契尔琴科夫师长指挥的这场突袭战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达成了战术目标,撕开了火车站南面德军的防御攻入车站内部。

        但与此相对的,则是在单一突破点上集结大量兵力发起正面突击后所带来的必然巨大伤亡代价,这也是在整场卫国战争中始终伴随着苏军形影不离的一个绕不开问题。

        在整体战略上采用放大版此类战术的朱可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即便是朱可夫这样强如红军战神的超级指战员,也无法避免后期反攻行动中伤亡过大的问题。

        胜利有多大,牺牲就有多大。

        这是一种始终成正比的无可回避现象,对于一心想要赶在天黑之前实现突破并同马拉申科汇合,因而实施不计代价猛攻的契尔琴科夫师长来说也是一样,仅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就伤亡了近千人便是最终的结果。

        听罢卡拉切夫口中所言内容后的马拉申科总感觉嘴里发苦、心里也不是滋味儿,整张脸上的表情和眉毛几乎都快拧到了一块儿去。

        为祖国流血截肢却还要躺在这样的环境中任凭风吹雨打,后世人们常说不要让保家卫国的军人们流血又流泪,但眼下的马拉申科却觉得这样的事情正在自己的身边真实发生。

        “我会尽快想办法派人过来处理一下这些问题的,至少不能让伤员继续泡在水里了,不能让我们的战士为了祖国流血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