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6章 “就像斯大林那样”
第(2/3)页
很简单, ak走的是大规模集体换装路线,集中使用以求取得最大化的战斗力提升。而德国佬的stg44则是像撒豆子一样这个师装备俩连,那个师换一个营,换装比较分散、在战场上遇见的机会自然也就比较多,但就是遇见的量可能很少。
ak从试产到现在都没有真正迈向大刀阔斧的产能爬坡,这其中涉及的原因比较复杂,但由此造成的结果,便是很多一线红军部队别说见过和用过,甚至都不知道自家还有这种新枪服役。
产量不高加上还优先集中换装给领袖师这样的精锐试用,自然也就会造成这种“兵不识枪”的情况,这并不奇怪。
被马拉申科命令第一波冲上去夹击德军步兵左右两翼、噶腰子的,可都是搭乘步战车跟随开路的中型坦克高速突进的纯机械化步兵,手里的家伙事自然也就是全师步兵战斗序列里,除开战斗工兵那帮子猛汉之外最好的,ak替换掉莫辛纳甘、普及全班那是基本操作,和svt40半自动步枪和dp轻机枪能打出很不错的效果。
毕竟机械化步兵追求的,是300米以内起步的最后突击距离火力优势,超出这个距离那是有坦克步战车护送、主炮和机炮轰鸣开路, 用不着你动枪的, 火力不咋样、空有无用射程的莫辛纳甘被取而代之那自然是很正常的事, 没啥好稀奇的。
就是极少数需要长程轻火力对枪的情况下,每班两支的svt40和一支dp的远程火力也足以胜任,这仅仅只是为了预防不测和少数情况。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时候根本用不着远距离对枪,德国佬会在三百米以内被ak突突成筛子,要么就是离得更远时被轰、被扫成碎肉。
眼瞅着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唠得起劲儿,借来的枪在手里也是把玩的一套劲、不亦乐乎,笑着走上前去的马拉申科也随之加入了行列当中,开始亲自去了解战士们最直观的以及最真实的反馈和战场感受。
而在与此同时的另一边,与马拉申科这边“体察兵情”的情况截然不同的是,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