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章 棉花_我在七零供销社上班小说全文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第章 棉花

第(2/3)页

么,直接拿起布尺说:“来叶子张开双手。”她一边量尺寸,顺手拿笔在纸上记下来,接着帮苏乐松量尺寸。

        薄外套算是比较贴身的,大棉袄最好还是得放大尺寸做大一点,到时候还要塞棉花,人也是要穿底衣、毛衣后再穿棉袄的。不说穿多少年,起码顶个两年吧。

        苏晓燕晚上也没有继续忙,灯光不够做这些只会伤眼。夜里叶子这丫头躺在床上,还一直在嘀咕着过年有新衣服穿的事,说累了才迷迷糊糊闭上眼睛睡过去。

        第二天一早,苏晓燕又得赶去上班。这回她还把没做完的衣服布料连同针线一起带过去了,打算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做衣服。

        叶子和她自己的衣服都是浅灰色,苏乐松因为要下工干活选了土灰色的布料。她这段时间就现做浅灰色布料的衣服,又是分开袖套和衣身来做,最后缝合。其他人只要不是拿着布料详细看,都只会以为是她动作太慢,而不是在做两件衣服。

        现在秋收过后,年底还没到,有些柜台慢慢也清闲下来。苏晓燕就见过那些售货员直接拿着毛线在那织毛衣,有客人来时才勉强放下手中的毛线招呼着,人一走又继续织毛线。

        她拿过去中午休息时间再弄,应该也不碍事。

        吴芳早上刚到供销社,一瞧见苏晓燕就急匆匆问:“晓燕,你昨天有没有碰到什么好消息?”

        知道她这是在问棉花的事,苏晓燕压低了声音含蓄说:“我去那边正好在巷子里碰上了那个地方,有个人卖纺织厂的瑕疵布,也有卖棉花的,我都买了点。吴大姐你要是急用的话,我先匀两斤给你。”

        吴芳几乎是秒懂“那个地方”是哪个地方,她虽然说经常和人换东西,却还是从没去过这种地方的,一不小心就被抓局里去了。她眼皮一跳:“你这也太大胆了吧,那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还会有棉花啊?”

        谁家都缺棉花,苏晓燕好不容易买到她也不好意思去匀,要是之后还能有的话,再等等也行。

        苏晓燕摇摇头说:“那人说这些不容易拿出来,最起码要再等半个月,好在现在天还没那么冷。”

        “半个月是有点久。”吴芳盘算着,棉被都是可以先把被套给做好,回头留个边角用来塞棉花就好。这棉衣就有点难了,能先做就新做着,回头年底结婚还有很多事情要弄。

        她想清楚后就直说了:“晓燕,那我就先和你拿两斤的棉花,回头好先给我大儿子做身棉衣,这事就当做大姐我欠你一个人情了。”

        苏晓燕说:“嗐没事,吴大姐你也帮了我很多忙,那我明天再把那两斤棉花带过来。等半个月后我再去碰碰运气,要是还有的话就再买点回来做床棉被。”

        “哎好,那你回头要是看到有多的棉花也帮我再买点。”吴芳一听赶紧交代,她为这事已经问了好多人都没消息,正头疼着呢。

        本来今天顺嘴问苏晓燕也没抱多大希望,倒没想到还真有棉花。两斤也难得啊!

        这一早上吴芳心情都挺好的,哼着小曲,对待顾客说话态度都比平时好一点。

        熬到中午她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见苏晓燕从柜子里拿出布料在那缝着,她还特意问上句:“晓燕你这一阵阵缝太慢了,你会用缝纫机不?我家里有缝纫机,要不回头你中午上我那去做衣服,快很多的。”

        缝纫机是好东西,三转一响之一,谁家嫁娶能有台缝纫机,那都是顶有面子的。吴芳家这台还是为了大儿子结婚买的。

        他对象家条件挺好,吴芳家为了表示重视,自然也拿出足够的诚意来。这会儿先让苏晓燕来家里借用缝纫机,只要不说出去谁也不知道,也不拘着说啥不能用。

        苏晓燕当然知道这缝纫机做衣服更快,她也会用。不过原主是不会的,她没有这个条件去接触缝纫机。再加上她秘密太多,去别人家做衣服容易露馅,还是不了。

        她浅笑着拒绝:“真是太谢谢吴大姐你了,我不会用缝纫机,去你家还打扰到你们休息,我在这慢慢做衣服就好了。就这一件衣服很快的。”

        “哎那也行,我就先回家了。”吴芳也不强求,刚才多嘴问上一句就已经是尽到情分了。她赶着回家去。

        苏晓燕窝在自己座位拿着针线缝缝补补,又做完一个袖套后才起身去拐道那吃午饭,然后回来继续做衣服。

        就连陈巧她们经过在那嘀咕些啥都没听清,翻来覆去无外乎就那几句话,苏晓燕也不在意,自己日子过得好就行。

        傍晚吃过饭,隔壁顾大婶敲门来问:“哎燕丫头,婶子我今天来是想问下你能搞到点布料不,那种颜色比较靓的,瑕疵点也行啊俺不介意的,就想着做身新衣给闺女出嫁穿。”

        这事还真问到死角去了,苏晓燕仓库空间里日常货物都有,都是满足生活需求的,像这种大喜事想要的亮色布料她还真没有。

        有的话其实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供销社里的瑕疵布料也多是暗沉的,靓色的咋都能卖出去,不会低价处理的。

        她摇摇头叹气说:“婶子这事我还真帮不了你,这供销社里一批布料过来,有瑕疵的其实就那么点,基本上拿不到靓色的。”

        其实顾大婶就是抱着说试试的心来问一下,也没想过能成。她也知道这靓布料有多难抢到,就连那些素色布料都得辛辛苦苦攒布票提早去抢,还不一定能买到。

        所以这会听到苏家丫头这么说,她也就顺着点点头:“哎婶子知道这布料不好弄,没事没事回头我再去供销社里看下有没有其他的。”

        “要我说以前结婚能有身新衣服穿都谢天谢地了,靓色布料哪这么容易找。”

        “反正顾大婶你先攒着布票,要是回头供销社有新进的布料,我再和你说上一声,不过能不能买到就不一定了。”苏晓燕听完笑着说道。

        卖布料成衣的柜台就在她那侧的最里边,平时有啥消息都能听到,动动嘴皮子友好关系的事苏晓燕还是乐意干的。

        顾大婶一听也行啊,内部人说的话肯定可靠,她激动拍大腿笑着应道:“那可真是太好了,燕子你要是能和我说,我肯定一知道就去守着。”

        第二天苏晓燕还是拿了个小麻袋装两斤棉花到供销社,私底下拿给吴芳。

        吴芳打开麻袋伸手一摸,那叫一个柔软铁定是好棉花,还是已经弹好的,简直不能再惊喜了,她激动:“晓燕这回可真是多亏了你,要不然我还真买不到这么好的东西。”

        她按照市场价给了苏晓燕钱,苏晓燕这回就直接收了过来。这棉花不好弄,她如果再收便宜点,在别人看来是倒亏钱的事,平白惹人怀疑。

        很快小丫头的外套做好,苏晓燕给她穿上新外套后,叶子还俏皮地眨眨眼,手拉着衣摆在那晃,一个劲地问:“姐姐,哥,这衣服好看不?”

        “好看,肯定好看啊。”苏晓燕应着,看小丫头穿上这新衣,贴实不说,人也精神多了。她对自己的手艺很满意。

        苏乐松也是配合点头夸着:“叶子穿这身太合适了,大姐你的手艺肯定是好的。就是不是说做大棉袄吗?这外套太合身可能也穿不了多久。”

        “先做身外套穿,能穿个两年吧。等弄完你那身衣服,姐再给你们做棉袄,刚好穿着过年。”苏晓燕解释,见苏乐松像小老头那样又要开始念叨,她说,“你就放心好了,布料和棉花都够的。”

        苏乐松这才合上要念叨的嘴。

        苏晓燕自己的那件衣服也做好了,她也不藏着掖着,直接穿去供销社上班。吴芳瞧见了还夸她一句手艺不错。她全都笑着应下,起码早上还没出太阳时穿着这身外套没那么冷了。

        苏乐松那件土灰色衣服太过显眼,苏晓燕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做,每天就做那么半个小时,四五天的功夫也就完成了。

        半大小子穿上土灰色外套也不觉得老气,反而有了股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稚嫩。他虽然一直劝着大姐说不用给他做外套,真正穿上时那嘴角的弧度却是怎么也下不来的。

        苏晓燕有注意到这孩子在家穿着外套保暖,煮饭洗碗时还要特意脱掉,生怕一不小心就弄脏弄破这新衣服。她也交代过说把袖子撸起来就好,苏乐松却是说:“那样子还是会弄脏的,脱掉就好,我不冷的,别把外套搞脏就好。”

        巧的是,苏晓燕随口一说的县城里卖棉花要等半个月,差不多到那时候正好有个聊过几句话的售货员家里有事想要调休,她就顺势和那人换了。

        这可把那售货员给高兴得一直念叨:“晓燕你人真好!”

        吴芳心念一动,等见到苏晓燕点头才算是确定她要去县城碰碰运气的事,她低声开口说:“晓燕就辛苦你和帮我看一下,下回咱再一起去。”那地方危险,吴芳觉得一直让晓燕这姑娘一直去也不好,这回正好她没能休息,下回一定约着去。

        怕就是怕这个,苏晓燕笑着说:“吴大姐不用和我这么客气,正好我家里也需要,下回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去。”

        这回进县城,苏晓燕没有再去上次那个地方,见有人挎着篮子往北边的小巷走,知道那应该是另外一个地点,她慢步跟上去。

        拐进小巷就见一排平房,那人在其中一间门前伸手有节奏地轻扣上三声,很快门打开弹出个人来左右回望。

        苏晓燕缩着身子隐藏在巷子拐角那,是个视线死角。

        “进来吧。”就听到这么一声,细碎脚步声,门随之合上,那两人进了平屋。苏晓燕也不急,她就一直在那等着

        大概是二十分钟后,门再次打开,那人出来时是空着手的,也就是东西全都放在平屋里。显然是换到了钱,脸上眉梢间刻意压制着还是有喜意。

        她沉吟了会,还没决定要不要上,就又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提着一包裹过来,同样是伸手有节奏敲门三下,门打开进屋又合上。苏晓燕数着时间,这次要快点,十分钟后门又打开那中年妇女出来,同样是包裹瘪下去了。

        那屋里不太可能是普通人收家里用的粮油米面,更像是一个交易站,有人家里能够拿出这些东西来想要换,就直接拿到这边以稍微低点价格换给交易站,交易站再送给固定的下家或者直接去卖,从中赚差价。

        这种法子赚的少点,安全性却是相对较高的,不用提心吊胆生怕啥时候撞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