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行酒令_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行酒令

第(3/3)页

,但此年却不是彼年,此人也非彼人。

        一想到此处,眼泪便不由自主的唰唰往下流,汤皖用袖子擦拭眼泪,朝着老家的方向继续大声唱到: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一曲唱完,耳边传来了热烈的掌声,回首看去,只见坐在上首的太炎先生双眼通红,颤颤巍巍道:

        “皖之唱的精彩之极,让我想起了我老家——浙江余杭,我家门口也有一条大河,叫钱塘江。”

        随后叹嘘道:

        “一晃竟然三十多年,也渐渐淡了老家的模样,等此间事了,我便回浙江老家,安度晚年!”

        随后嘴里也喃喃唱起了: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

        渐渐歌声变大,大家都打着拍子,一起随着太炎先生高声唱着。

        好的作品是不受时间,不受时空影响的,是能呼唤的起内心深处的某些悸动,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了经典。

        正是因为经典,才带给了不同的听众不一样的情愫,太炎先生想起老家乡,汤皖想起老父母,迅哥儿等人想起了家仇国恨。

        逷先先生忙问道:“这首歌是哪位先生所作?歌词朴素致雅,却又铿锵有力,实乃大作!”

        《我的祖国》在新中国声名远播,影响力很大,在普通民众心中地位极高。在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最可爱的人》,讲述的是远离家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故事,汤皖便是在那个时候从语文老师那里学来的。

        现在自然不能实话实说,但又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剽窃,只好说道:

        “这是我们老家那一带的民调,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我在南洋那会,也是从周围老家人嘴里听到的,就记在心里。”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