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喧闹”的会议室_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喧闹”的会议室

第(2/3)页

留给汤皖座位,示意坐。

        “怎么样,病好了没?”秋明先生关心道。

        “放心,全好了。”汤皖淡定道,随即扭动着脖子,活动着手腕,掰着手指,发出“嘎吱嘎吱”的沉闷骨节响声。

        “怎么,皖之先生,今日如此大的阵仗,是要打架?”辜教授闲来无事,调侃道。

        “打谁,也不敢打辜教授啊,这一拳下去,我一年的工资就没了,太贵了,打不起!”汤皖开玩笑道。

        “打得起,专挑120大洋一个月的打,反正你工资高!”凰坎教授嘴巴没把门,这一句话就惹来了众怒。

        在会议桌的末尾,今天专门设立了旁观席位,来了不少的教授,有的工资就是120大洋,顿时就指着凰坎教授的鼻子骂道:

        “凰!季!刚,你有种再说一遍?”

        “说说就说说,还能不让说?”凰坎教授丝毫不在意道。

        “消消火,都消消火,大家都少说一句!”马教授立马出来打圆场。

        “哼!”

        ........

        前来参加会议的人,陆续的往会议室走,多了许多汤皖不认识的面孔,得亏有老朱和秋明先生在,可以介绍一下。

        正在和老朱聊天的是陈垣教授,国字脸,在历史学界鼎鼎大名,地位比老朱都高,与隔壁园子里的陈教授,并称“史学二陈。”

        在陈垣教授的边上,坐着一个青年人,与钱玄、汤皖年纪一般大,正襟危坐,目光不偏不倚,正在盯着汤皖看。

        他叫王星拱,学化学出身,今年刚被聘任到北大化学系任教,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是一个坚定的“科学主义者”。

        而当前的新文化高喊的口号正是“民主与科学”,因此,王星拱毫不犹豫的站到了新文化的这一边,更不用说其两位徽州老乡乃是新文化的旗帜人物。

        “王五,来,给你介绍一下!”秋明先生招招手,示意王星拱过来。

        秋明先生之所以叫他王五,乃是因为其字为“抚五”,喊顺口了,就自动忽略了中间的字,叫成王五。

        汤皖与之行礼后,交谈了一番,就算做是认识了,相约以后经常来往。

        王星拱坐回了原位,又与他边上的一位青年小声聊着天,不时地看向汤皖。

        这位青年留着一抹标志性的日式小胡子,看起来很是淡定自如,只是满眼里透露的都是傲慢。

        他叫刘文典,教文史,属于历史系教授,学识渊博,为人狂傲,眼高于顶,其祖籍也是徽州怀宁。

        能入刘文典眼中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现阶段,整个北大就没有一个,汤皖勉强算半个,另外半个则是仲浦先生,就这,还沾了同是老乡的缘故。

        还有一点便是刘文典的膝盖很硬,有文人风骨,其最为被称道的一件事情,便是后世敢当面顶撞校长。

        校长怒问:“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干大事?”

        刘文典看不上校长,斜眼怒瞪,当即驳斥道:“我跟逸仙先生一起干大事的时候,你还不知道搁哪儿待着呢?”

        于是,刘文典就被校长请去喝茶了,这件事在迅哥儿以后得文章中有被提及,可见此事为真。

        会议室里人越来越多,吵得很,汤皖索性往后一靠,闭目养神,不过肩膀却是被拍了一下。

        正眼一看,才知道是钱玄来了,正挨着坐下,凑到了汤皖耳边,轻声问道:

        “身体怎么样了?”

        汤皖没说话,只递给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