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359卡维的邀请_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3章 359卡维的邀请

第(2/3)页

果的RCT研究,结果建议静脉注射红霉素为首选,通常剂量为100~250  mg,每日3次,持续2~4  d;若有呕吐,则推荐静脉使用甲氧氯普胺,通常剂量为10  mg,每日2~3次[43]。

        3、其他处理: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增强肠道的蠕动减轻腹胀;尽早停用导致胃肠功能麻痹药物,如芬太尼、吗啡等影响肠蠕动的药物,改善胃排空和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提高血白蛋白水平,减少肠道黏膜水肿;肠内营养时联合益生菌的使用,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腹泻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还可辅以腹部按摩、肛管排气、胃肠减压、运动等干预措施。

        推荐建议19:推荐测量腹围值或腹部深、浅触诊的方法作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常规评估腹胀的方法。

        推荐建议20: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腹胀后,推荐对患者进行IAP监测及GRV监测,每4~6小时监测一次。当IAP  12~15  mmHg时,可以继续进行常规肠内营养;IAP  16~20  mmHg时,应采用低速滋养型喂养;当IAP>20  mmHg时,则应暂停肠内营养。当GRV超过200  ml可低速肠内喂养,当GRV>500  ml时应暂停肠内营养。

        (七)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腹泻的监测及处理策略

        目前关于腹泻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普遍根据排便频率、性状及量来进行判断。重症监护营养组织(Critical  Care  Nutrition,CCN)将其定义为24  h内出现3~5次排便或粪便量≥750  ml。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指的是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治疗2  d后出现的腹泻。一般情况下,通过采取调整输入营养液的温度、降低营养液输入的量和浓度、控制输注速度、酌情使用止泻药物等措施后,患者的腹泻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腹泻需要对粪便进行准确地评估,目前临床上应用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粪便视觉特征图表工具(the  King′s  of  stool  chart,KSC-Tr)或Hart腹泻计分法来进行腹泻评估。对可能导致腹泻的感染性或其他疾病,评估内容还应包括:腹部检查、排便量、粪便性状、粪便细菌培养、电解质检查、药物治疗的使用等。

        BSFS是一种七分类的视觉性图表,从1型最硬的粪块到7型水样便一共包括7个类别,粪便等级被评为6或7分的患者即可被定义为发生腹泻[64]。

        KSC-Tr涵盖了腹泻的频率、稠度和重量特征,其中稠度分为4类(硬且成形、软且成形、疏松且不成形、液体样),重量分为3类(<100  g、100~200  g、>200  g),稠度×重量组合成12类情况并赋值,24  h内每次排便评估得分累积值>15分,判断为腹泻[65]。

        《中国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常见并发症预防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推荐采用Hart腹泻计分法(表2)[63]。Hart腹泻评分表对9个分类进行赋值,其总分是当天每次排便的分数之和,每次排便均按此表进行评分,若24  h累计总分≥12分则判断为腹泻[66]。该表使用简单,目前是国内护理领域评估肠内营养患者腹泻情况最常用的工具。

        图片

        处理:肠内营养相关腹泻并发症由多因素造成,包括营养液的种类、肠内营养方式及途径、肠内营养开始及持续时间、肠内营养输注的速度与量、肠道应激反应、营养制剂被污染等。早期识别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建立防范或预警机制,从而进一步降低腹泻发生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67]。

        肠内营养相关腹泻的处理需医护共同制订临床决策,建立由医生、营养学专家、护士及药剂师组成的多学科营养支持团队,负责监测营养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可减少腹泻等并发症,并降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在肠内营养实践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避免一次性物品的反复使用,污染肠内营养液。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可降低肠内营养期间的细菌污染风险,从而降低腹泻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