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2章 458焦灼
第(2/3)页
。
这种情况持续到卡维的解释告一段落,这才有人举手提问:“卡维医生,刚才那个是什么鱼来着?”
卡维没有明白这人举手的意思,只以为是自己没说清楚,便又大声说了一遍:“阿拉伯湾鲇鱼。”
“我们.”举手那人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不知道它的学名该怎么拼写。”
“哦,原来是这样。”卡维环视了周围,发现有不少人也有同样的困惑,便解释道,“学名是‘Arius thallasinus’,Arius是鲇鱼属,后面的thallasinus是词根,其实我也是听了那位奥斯曼自然学家介绍之后才知道的。”
见卡维如此谦虚,还回答了提问,很多人便又开始了:“您是如何知道它能粘合黏膜的?”
“是啊,如此偏门的材料,还是鱼皮上的黏液,简直太神奇了!”
卡维早早给自己编好了理由:“是和奥斯曼外交官闲谈的时候聊起的,说我的手术能让病人的伤口变得像阿拉伯湾鲇鱼的鱼皮一样容易愈合,非常神奇。
事实上,这种鱼在遭到攻击时就会分泌这种黏液,帮助伤口快速愈合,当地有些渔民会把这种黏液涂在自己的伤口上,愈合速度会快上一倍。不过我今天要用的不仅仅是它的加速愈合的特性,而是它的止血能力,以及粘着性。”
说罢霍姆斯便在他的指挥下,换上另一副布手套把鱼捞了上来:“体表确实滑滑的,接下去该怎么办?”
“抓住鱼头,用干净的小刀把这层黏附在它体表的黏液刮下来。”卡维解释道,“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鱼鳍,千万别被扎到了。”
霍姆斯也在野外打过猎捕过鱼,解剖都不在话下:“放心,这可比掌握合金镊子的温度要简单多了!再说了,一根尖刺而已,扎”
“刺有毒。”
“.到也就扎到了,又不会嗯?”
霍姆斯一时没反应过来,观众席也没反应过来,但整个剧场里的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唯一在动的那条鲇鱼身上。那条被霍姆斯死死捏在手里的鲇鱼,正不停甩动着滑溜的身子,两侧胸鳍反复拍打着手套,发出“啪啪啪”的清脆响声。
“啊??!”霍姆斯急了,手一松,鱼又掉回了水缸里:“有毒?”
卡维解释道:“尖刺连通着毒腺,会产生一种给红海和阿拉伯湾渔民带来许多痛苦的毒液。它们会造成长期疼痛、组织水肿、局部肌肉痉挛,严重的可能引起瘫痪和坏疽不是,你把它丢回去干嘛?”
中毒症状一个个往外蹦,说得霍姆斯整个人都不好了。
“喂,想什么呢?赶紧刮啊!”卡维催促道,“再等下去,黏膜都要折叠好了,没有黏液我怎么做封堵?”
霍姆斯有些纠结,但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被他克服了。
因为眼前的鲇鱼很有可能颠覆如今的伤口愈合理论,彻底改写创伤处理原则。如此历史性的时刻,他不做后面有的是人做,谁都想成为第一个刮鱼皮的人。
别说佩昂、阿尔巴兰,就连观众席上许许多多的其他医生都想下场帮忙,当然也包括他身后好几双眼睛。那些实习生早就看他不舒服了,要不是霍姆斯前些天横插一脚进了外科工作,这些准备程序都该是他们来做的。
鱼皮上的黏液并没有卡维想象的那么多,连着刮了3条鱼才凑齐10g。量不多,但省着点用勉强还是够了。
“以1:1的比例和生理盐水混合。”卡维已经关闭了一侧额窦,开始处理另一侧,“反复震荡5分钟后静置沉淀,把清液去掉,留下的缓慢加热去掉多余的水分。”
“好。”
“记住是缓慢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我手里一共就三条鱼,别给我烧糊了。”
总之,整个简陋的制备过程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如果时间没那么紧的话,卡维还想多做几次过滤,把杂质滤干净。如果黏液量够多的话,可以用酒精和石炭酸洗一下,做个彻底消毒,把变了性的蛋白质去掉,残留下的再做成凝胶。
可惜,这些步骤都没有,只能用缓慢加热来尽可能去掉微生物。
毕竟是土法制备,做不到完全干净,在做额窦填充时,还需要考虑填充量,不然里面残留的少量异物也会刺激黏膜。但不管怎么说,总比骨质填充要好不少。
“额窦封闭完成,比预想时间慢了些,接下去要.”
卡维刚想让阿尔巴兰给费舍尔续上乙醚,谁知费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