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好了!王越带着大军先跑了!_倒反天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好了!王越带着大军先跑了!

第(2/3)页

主动退兵了。

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对大明的伤害极其有限。

当地的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也不愿意将军情扩大化,写封奏折上报一下军情就结束了,也没多想找回场子来。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安南那地,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滇州和安南北部,地质条件差不多,山高,林深,蛇虫鼠蚁,沼泽瘴气,数不胜数。

但问题是,大明朝廷和当地的衙门,都会出钱修路,维护驿道啊。

而安南的朝廷,才不管那些,路都是当地百姓自己踏出来的山路,有些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行,马匹极难通过。

本来滇州的路就已经很不好走了,到了安南的地界那简直就是没有道路。

很多地方都得下马迁行,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

再加上安南树高林深,极易迷失道路,贸然进入其中,极易陷入熟悉当地环境的本地人的埋伏之中,白白送了性命。

建水州当地的将士们,都不愿轻易进入安南,那就更别说远道而来,水土不服的外地将士了。

就在前不久,安南退兵之际,便有当地千户所的副千户,率领三百多名被贬到这里的鞑靼人,前去追敌。

结果只是深入了数十里,就被当地人借助地形,打得抱头鼠窜。

三百多名鞑靼兵,最后只逃回来了六十多人,这样高的战损率,让人触目惊心。

沐琮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就是在给王越提个醒。

郡县安南实在是太难,绝不是十万军士就能办到的,意思意思就行了,别因为一时冲动,白白葬送了大明这十万大军。

王越沉默地听着,心情有些沉重,因为他心里明白,沐琮此话不假,绝不是危言耸听。

永乐年间,太宗皇帝之所以能成功郡县交趾,一是因为当时大明国力强盛,不仅有郑和下西洋带来的巨大利润,还有上百万战无不胜的大明雄师。

二是因为,当时的大明水师,称霸世界。

在永乐年间的安南战争中,太宗皇帝除了派出八十万大军,从凭祥州走路路攻入安南外。

还出动了数千艘海船,从水路进攻安南,双管齐下,才成功打赢了安南战争。

哪怕是明朝的记录中有水分,但当年太宗皇帝动用的兵力,肯定是要比王越这十万大军,要多得多的。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江南走私集团,想要垄断海上的走私贸易,所以对大明的水师展开了疯狂的打压。

不仅在编制上一缩再缩,并且粮饷补给,也一削再削,甚至嚣张到不允许大明水师出海训练。

这些,都是景泰年间,于谦发布的政策。

而且一直到了成化年间,也没恢复。

经过这么多年江南士族对大明水师的打压,大明的水师,已经退化很严重了,实在是不堪大用。

必须要先整顿一下,才能重振往日雄风。

现在王越所面对的局面就是,兵马不足,补给困难,地形复杂,没有水师。

或许在安南边境装模做样地闹出一番声势,然后退兵,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