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2章 储君岂无天子威(七)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2章 储君岂无天子威(七)

第(1/3)页

朱翊釴说道:“这不是好事吗?”

虽然姚臣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为了讨好朱载坖,但是在凤阳等江北诸州县兴修水利,对于朝廷来说也确实是一件好事,朱翊釴认为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劳堪说道:“殿下,兴修水利,固然是好事,但是江北贫瘠,哪里来的钱粮呢?”

对于姚臣想要在凤阳等地兴修水利的事情,劳堪的评价就是无脑,那是真的在凤阳兴修水利就可以解决凤阳的水旱灾害问题,那么之前二百年的大明官员岂不是都是傻子了,就等着你姚臣一个死太监来做,历任的凤阳知府、中都守备他们都不知道这个问题吗?

他们显然知道水利对于凤阳的重要性,更何况凤阳乃是大明龙兴之地,对于朝廷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何况凤阳屡屡遭灾,朝廷每年为了赈济凤阳,所花费的钱粮都不在少数,要是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朝廷早就办了。要兴修水利,首先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凤阳所缺乏的正是人力。

元末的战乱使得凤阳人口锐减,太祖皇帝定鼎南京之后,随即移民凤阳,充实当地的人口,吴元年,将苏州富民迁实壕州。洪武三年,迁  4000  余户江南无田之民填凤阳。四年以后,迁江南民1  4  万实中都。洪武六年至九年间,还将山西北部的内迁居民及真定府民迁入凤阳。

除了迁移百姓充实凤阳之外,朝廷还在凤阳设立中都留守司,将大量的卫所迁移到中都附近,希望利用卫所充实凤阳,按理说朝廷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从各处移民,就是为了充实中都,经过这么久的繁衍生息,凤阳人口应该不少了,但是实际上远不是那么回事。

之前的巡按凤阳等处御史王邦直久曾经上疏称:“官豪势要之家,其宇连云,楼阁冲霄,多夺民之居以为居也;  其田连吁陌,地尽膏肤,多夺民之田以为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