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0章 西风渐来多异事(七)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0章 西风渐来多异事(七)

第(2/3)页

断,命令所需钱粮从少府监先借支给盐政分司。

还有就是现在朝廷要求将食盐是生产工场化,但是之前两淮都是使用团煎之法,按照这种办法,每一场分几团,每团分几户,轮流煎办食盐,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朝廷控制灶户。

按照石昆玉所言:“灶户必须于各自团内进行煎煮,本团之外煎办所得,即视为私盐,要受到惩罚。团煎的目的一是便于加强管理,二是为了让灶户能够协力兴工,弥补一夫一妇之力不足,有强弱相均之义,守望相助之理。”

现在朝廷要改团为场,同时要在两淮推动晒盐,石昆玉担心无法控制这些灶工。

朱翊釴于是详细询问煎盐和晒盐的区别,石昆玉是朱翊釴介绍了两种方式对于朝廷的区别,煎盐法需要灶具、柴薪和摊晒所煎之盐的场所,这些生产资料是贫苦灶户没有能力置办的,必须由朝廷出资配置。最简单的就是煎盐所需要的铁锅、铁盘等物,灶户根本没有能力置办如此笨重而庞大的灶具。更何况朝廷对铁实行严密的控制,灶户煎盐所用的灶具也只能由朝廷的官营工场供应,灶户不得私铸。

而之前朝廷为了控制灶户,有一整套完备的制度,除了团煎法之外,还有火伏法和簿历法,都是用于控制这些灶户的,火伏之法,是由官府了解和掌握灶户开煎和煎毕的时间,以掌握其生产数量。簿历法是与火伏法配套的一种生产现场记录,灶户的生产情况都必须记录在案,定期呈交上级盐官审阅。通过这些制度,朝廷可以牢牢地掌控灶户的生产情况,从源头上杜绝私盐。

但是要是采用晒盐法的话,首先是在两淮没有晒盐的经验,很多地方的灶户不会晒盐,从从其他地方聘请灶工前来教授两淮的灶工晒盐法,第二个问题就是实施晒盐法的话,朝廷对于灶工的控制就会减弱,很多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