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8章 干戈指处狂寇消(七)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08章 干戈指处狂寇消(七)

第(2/3)页

司、五安抚司、二十七长官司,但是整个云南辖区之中,官学仅有不到三十所,而贵州就更惨了,仅有十四所,文教缺乏导致这些地方蛮夷得不到教化。

李贽认为,首先是要加强文教,教化这些蛮夷,同时为朝廷的改土归流创造条件,李贽在奏疏中请求:“当此怀远习狂焊之余,沦于夷貊,不知礼义久矣。兹者,地方荡平。正其改观易听之时,可以兴礼施教之会,设置社学,使夷风丕变。合将县内外各立社师,择其嗜学敦行者,凡土民八岁以上,俱入学听其教诲。其子弟内有谙晓文字者,县官申请学道,给予衣巾,以示激劝。其社师果训迪有方,亦听本县申请提学,准其充附帮补。若子弟不率教及社师虚冒名目者,亦听县申处。”

这样的话,才能够实行“以武功定天下,文教以化远人,此古先哲王威德并施,遐迩咸服者也。”

朱载坖将李贽的奏疏下内阁及礼部等衙门予以讨论,内阁认为李贽的看法既有好处,土官于三纲五常之道,懵懂莫知,让土司子弟入学学习儒家的传统礼仪及纲常伦理,通过教化使其明礼,待土司地区“斯文渐兴,风俗渐化”之后,便可以实现“教化行而驯服易,伦序明而争端可息也”。这样的话,对于朝廷来说,不需动兵就可以收服这些土司地区,当然是一件美事了。

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罗万化就向朱载坖上疏,认为李贽此本极为高妙,当年太祖时,就曾经令各地土司派遣自己的子弟到国子监来学习,曾经下旨给普定土司道:“王者以天下为家,声教所暨无闻远尔,况普定之君密迩中国,慕义来朝,深可嘉也。今尔既还,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他日学成而归,可以变其土俗同于中国,岂不美哉!”

朝廷在云贵等地方推广文教,其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