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5章 军屯军仓干系重(八)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25章 军屯军仓干系重(八)

第(2/3)页

张居正等人负责重录《永乐大典》的工作。吏部和礼部主持了“糊名考试”,选拨出109位善书人。内府调拨了画匠、砑光匠、纸匠等。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也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到隆庆四年,抄写工程宣告结束,原本归还南京,其正本贮文渊阁,副本别贮皇史宬。

朱载坖这次命令不是抄写,而是刊刻整个永乐大典,同时要对永乐大典予以修订,将当时没有编撰进去的书籍再编撰进去,这个工程量是极为浩大的,虽然之前都曾有人提议过刊刻,都因“工费浩繁”未能实现。现在朱载坖要求修订、刊刻永乐大典,对于翰林院这样的部门来说自然是极为支持的,但是所需要的财力物力是极大的,同时还要重新修订永乐大典,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是极大的,以现在翰林院的人力还不足以办理此事。

朱载坖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仅凭翰林院的人手,难以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朱载坖于是下达诏令,开博学鸿词科,征召天下的饱学之士来编撰、修订永乐大典,同时雇佣刊刻工匠,刻印永乐大典,同时在全国的大城市试点兴建图书馆,将常用的书籍储存起来,方便一些贫寒子弟借阅,对于朱载坖的这个想法,朱赓是极为支持的,他赶紧说道:“陛下此举,天下士子之福音也!”

虽然现在书籍并不昂贵,但是对于普通生员来说,仍然不可能拥有大量的书籍,尤其是一些经过批阅、评注的书籍,只有家资丰厚的人家才能够购买大量的书籍以供家中子弟参阅,而朝廷以兴办图书馆,使得很多贫寒的学生能够看到大量的书籍,确实是一件德政。

而朱载坖的想法还远不止于此,永乐大典是类书,类书虽然能够兼收并录,极方策大观,但“因类取裁”的方法使得人们无法看到书籍的全貌,溯其源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