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60章 生民芸芸百事多(四)
第(3/3)页
于这个价格,朱载坖认为是很贵的,所以朝廷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打击粮食和食盐的价格。
东南本就毗邻食盐产区,盐价高涨是说不过去的,朱载坖命令总理盐政庞尚鹏和两淮、两浙盐政分司、运司一道,详细计算所需要的成本,同时由运司组织投放平价食盐,将食盐的价格压缩到二十文一斤以内,因为加上盐税、引价每斤食盐的成本是不到七文的,朱载坖认为超过二十文的盐价就已经是非常离谱了,朱载坖认为即便是要进一步控制盐价,现在盐价的地域差距过大,从地方州县的奏报来看。
扬州府的盐价不到十文,而一江之隔的镇江,盐价就高达十八文一斤,这显然不合理,所以要控制食盐价格,不允许食盐价格的剧烈波动,同时将这种一江之隔价格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也要予以禁止。
而对于粮价,首先就是打击粮价的周期性上涨,也就是在所谓青黄不接的时候涨价的传统,粮商们往往以青黄不接未有,屯聚居奇,惜售涨价,朱载坖和户部、司农寺等官员商量之后,决定实施换仓之法,也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将朝廷仓储中的陈粮以低价零售,控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涨价的势头,先将粮食的周期性上涨予以打破,避免每年在冬春时节的粮食大幅度上涨,首先将粮食价格波动予以控制下来。
其次就是增加粮食消费和其他食品的供应,丰富百姓的餐桌,降低稻米在百姓食品中的比重,经过朱载坖二十多年来在北方的大规模推广新式作物,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在北方播种面积已经很大了,但是在南方,尤其是苏松,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这里的百姓对于推广新作物的兴趣不大,东南的农民现在更希望种植经济作物,而不是粮食作物,若不是朝廷一直通过漕粮和本色征收在保证东南的粮食播种面积,东南的稻田面积还会进一步下降。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