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62章 生民芸芸百事多(六)
第(2/3)页
现在对于大明来说,通过海上贸易出口的货物中,最为大宗的是丝及丝织品和瓷器,丝及丝织品为第一,瓷器次之。其次就是铜钱、书籍、药材、棉布和蔗糖,对于大明来说,纺织品仍旧是出口的绝对主力,就如同苏松等地所流传的,那久惯漂洋的带去多是绫罗缎。
地方官府和海关总署的奏报中也明确说道:“将带中土丝绵、段布、磁铁贵货到彼番国,搬瓷器、丝绵等物满载而去,满载而还,追星赶月,习以为常。”
对于大明来说,出口的主力仍旧是纺织品和瓷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铜钱和银钱的出口问题,在开海之前,就始终存在大量的铜钱贸易,不过当时由于大明自己的铜钱铸造量也不大,所以这些国家所购买的铜钱多是伪造的,之前户部就曾经奏报过:“向者福建龙溪私自铸钱市之。彼重中国之钱,不计龙溪之伪。”
随着大明也开始大举铸造铜钱和银钱,同时大规模开海之后,货币的外流一直是朱载坖所关心的事情,最开始大明的态度是严禁货币外流的,因为大明本身的国内市场也需要大量的货币,朱载坖必须首先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所以对于货币外流,是采取的严厉禁止的态度。
除了对于倭国、朝鲜等藩属国,有规定数额的货币贸易之外,对于其他外商的求购,朝廷一向是采取拒绝的态度,但是这种拒绝也并不是长久之策,一来是朝廷不可能将所有的货币流通予以禁止,即便是朝廷再三禁止,货币走私问题始终是存在的,不仅仅是会存在货币走私的情况,还存在伪造货币的情况,事实上现在在广东、福建等地,这种情况已经是非常之严重了。
朝廷对于私铸货币,一向予以严厉打击的,但是对于现在广东新宁蚝冈之民以其私铸钱,贩往东西两洋,这些事情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了,尤其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