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63章 生民芸芸百事多(七)
第(2/3)页
现在只不过是需要推广罢了,朱载坖命令海关总署和相关的衙门商量推广茶叶的事情,向海外推广茶叶,助力大明的茶叶发展,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书籍出海的事情,书籍也是大明向海外出口的重要物资。
倭国、安南、朝鲜等大明藩属使节、学者、僧人、商人来华的目的之一就是求取书籍。而浙江的宁波港是向倭国、安南等地输出书籍的主要港口,当时宁波甚至出现了专门面向倭国市场的书商和书肆,其书籍数量大,种类多,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儒、佛、道兼收并取。其中倭国购买的数量是最多的,甚至倭国人还会将大明的书籍带回去之后再翻刻,被称为和印本,居然在大明也有市场,而且这些国家中还有很多书籍在中国失传反在倭国等国家发现,其中一些“佚书回归”传回中国。
对于书籍出海,朱载坖认为有利有弊,一方面,以书籍影响这些藩属的,达到潜移默化教化这些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要严防大明的技术流失,尤其是对于倭国和西洋人,要严加防范,所以朱载坖命令海关和礼部制定相关的规定,对于书籍出海加以管制,经史子集等不限制出口,佛经等书籍也不限制出口,大明甚至可以向他们代为刊刻,同时还有日历等书籍,都不限制,但是对于农工医学等技术相关书籍,要限制甚至是严禁出海,严守技术,严加保密,同时任何有关军事的书籍都要予以严厉查禁,不允许出海,这点朱载坖的态度是极为坚决的。
连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所编写的书籍,都被朱载坖下令列入大明各级军事学院的教材,严格保密,不允许外流,对于这些有关技术和军事的书籍,严禁外流,防止为外人所乘,同时要悬赏求购各国的技术书籍,不管是大明的藩属还是西洋各国,要大量的引进、翻译其他国家的技术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