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4章 南征北讨谋子孙(四)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4章 南征北讨谋子孙(四)

第(2/3)页

能够惠及百姓的书籍,这点是很重要的,不过编撰丛书或者是类书是一件工程量极为浩大的事情,所需要的钱粮数量是非常之多的。

嘉靖朝的时候,曾经重新抄录过一次永乐大典,所耗费的钱粮就是极大的,因为像这样的书籍,是不可能的刊刻的,朝廷也没有这么大的投入来刊刻这种大部头的书籍,唯一的办法就是抄录,也就是所谓的抄本,一个字一个字的抄,永乐大典多少字呢?也不太多,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古今图书近8000种。

嘉靖年间那一次重抄永乐大典,由吏部和礼部主持了“糊名考试”,选拨出109位善书人。内府调拨了画匠、砑光匠、纸匠等。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也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耗时达十年之久,而且现在抄书纸张也是不菲的,朝廷所用的各种公文纸张,主要是取自于江西广信府。

朱载坖要编撰图书,纸张的问题必须先解决了,否则的话,就是空谈了,朝廷现在所用的纸张,大多是江西布政使司各府县所造的,主要有竹纸,以山竹为主要原料:皮纸,以桑、楮等树皮为主要原料;草纸,以稻草、麦秸等为主要原料。各类纸又以工艺过程、规格、用途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其中,玉山、铅山、永丰、上饶四县所产纸张尤为著名。

供朝中各衙门给皇帝写奏疏用的奏本纸,每年派造30万纸,由铅山县石塘制造,所需费用732元,由南昌、抚州、建昌、广信四府督造,这个价格简直是在明抢,朱载坖并非不知世事的皇帝,在京师,奏本纸一百张大概的价格在六钱到七钱之间浮动,朝廷给江西的这个价格简直是在胡扯。

所以之前江西的地方官员也上疏,表示很难完成朝廷的督造任务,他们在奏疏中表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