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0章 内修政体备边戎(六)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70章 内修政体备边戎(六)

第(1/3)页

朱载坖将吏部的这份调查报告给阁臣们发去之后,阁臣们也都明白了朱载坖的意思,申时行等人也知道现在科举的情况,说实话,现在的科举,从秀才开始,不仅仅是是文采和才学的比试,更是家庭关系的比拼,这点申时行等人还是很清楚的。

朱载坖在第二天召见了内阁还有吏部、礼部的相关臣子,朱载坖将吏部的相关的奏报拿出来,问道:“诸位也已经看过了吏部的这个调查了吧?这大明,可真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啊!”

朱载坖的这个职责已经是非常之重了,科举事关朝廷取士,一向是朝廷上下最关心的事情,但是在朝廷的如此关注之下,科举录取仍旧出了这么大的错漏,重臣们的脸上都不大好看,而且他们很清楚,朱载坖既然发现了此事,就不会坐视不管的,对此此事朱载坖恐怕是要干预的。

在阁部重臣中,东阁大学士罗万化,和吏部尚书王国光算是出身平民之家的,罗万化就直接说道:“陛下,童生府取,在吾生之初,已无公道。凡欲府取者,必求缙绅荐引。闻之前辈,每名价值百金,应试童生,文义虽通,苟非荐剡,府必不录。”

科举的系统性舞弊,其实并非发生在乡试和会试中,这两场考试,受到朝廷和士林的高度关注,要想作弊,不仅仅是要承担极大的风险,而且难度也是相当之高的,问题反倒是出现在最基层的县试、府试和院试之中,主要就是荐牍和贿取,通过这种手段,在科举之初,就将真正的寒门子弟大部分排除在了科举的大门之外了。

尤其是荐牍,使得地方的富户豪绅将在县试、府试阶段就将科举名额内定的,在坐的重臣们也都是从科举考过来的,对于这些科举之中的套路,当然也是很清楚的。

张四维等人就指出,在大明初年,士大夫多自爱,重冒嫌,在子弟入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