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2章 内修政体备边戎(八)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72章 内修政体备边戎(八)

第(2/3)页

为。

在现在大明的各种科举舞弊行为中,朱载坖认为要重点打击的是请托、割卷、倩代等行为,首要打击的当时请托,这也是科举舞弊中最普遍的事情,尤其是在乡试和会试中是极为普遍,请托一般分为三种,一为:有权势子弟,或托请到了有权势者,甚至朝中重臣写条子、捎口信;二为:有钱者自己或者托与考官有关系之人给主考或者考官送银子,考官在收取银子之后,或暗透题目,或约定关节;三为:无钱无势者,又想投机走捷径,便四处奔走,找与考官有关系者引荐。

有关于请托,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唐寅一案,弘治十二年,大学士李东阳、礼部侍郎程敏政一同主持会试,能够明确的是徐经与两位考官相识并有一定的交情。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也明确了考官在考试之前同徐、唐二人进行过接触。这其中的情弊其实是很明显的,只是孝宗当时要将此事压下去,并没有穷究此案。

朱载坖在所有的舞弊行为中,对于请托是最为厌恶的,因为想要通过关节进行舞弊,考生同考官之间的人情关系十分重要。这些所谓的人际关系日后在官场上就会形成所谓的朋党势力。同时权力较大的官员也会利用权势进行关节舞弊,目的是获取更多的政治同盟。通关节隐蔽性极大、对于公平的破坏范围广。

除了请托之外,还有就是割卷,这也是在乡试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由于在乡试中,巡按御史的权力极重,如果能够买通巡按御史或者是下面的弥封官等,就可作弊,一般是所谓的活切头者,以甲卷之面移作乙卷,移花接木是也。也有的在考场上找人陪同作答,考试完毕之后将两者答卷互换;有的通过贿赂考官在阅卷过程中更换试卷;也有的在誊录的过程中,将佳卷誊抄至他人名下。割卷侵害的大多都是被割卷人的利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