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2章 问计群僚托腹心(四)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92章 问计群僚托腹心(四)

第(2/3)页

请,从永乐大典中精选出一部分比较常用的,编为八千册,予以刊刻印制,这样既能够节约朝廷的银两,也能够使得永乐大典这本耗费了朝廷大量精力的书籍不再深藏内府吃亏了,朱载坖之前就命令出内帑从江西采办了大量的纸张,由东南发运使王宗沐解运京师。

同时朱载坖也招募了大量的刻字工匠和学徒,开设了朝廷的印刷工场,同时采办各种物资,对于刻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木料了,雕版印刷版材应选择纹理细密、质地软硬适中、吸水均匀的材料,如纹理细滑的梨木、质地紧细的枣木等,都是常用版材。用于雕版印刷的纸张,首先要求有一定的韧性其次要求纸面较为平整光滑,最后是吸水性适中。常用的刻版工具,根据功用的不同,种类多达20~30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拳刀。

除了大明常用的枣木、梨木之外,吉林等地所出产的硬木也可以作为雕版的木料使用,朱载坖一面命令在整个北直隶大规模的种植树木,恢复植被,还从辽东、吉林等地砍伐大量的木材,除了供应朝廷的造船厂使用之外,还有就是刻印书籍使用。

朱载坖之前在南北两京设立了大型的图书馆,储藏图书,以供读书人借阅,抄录,现在朱载坖更是决定在朝廷每府都要设立图书馆,储藏各种图书,以供学子们抄录、借阅,这就需要大明的印刷能力有较大的提升,朱载坖所以开办了朝廷的印刷工场,同时也要改进活字印刷术,现在大明不愿意使用活字印刷的主要原因金属本身不吃墨,印得墨色模糊;再加上排版参差不齐,正文和小注不分大小,校对不精,脱文误字比比皆是,所以现在大明不愿使用活字印刷。

之前陈于陛就上奏就认为近来常州人用铜、铅做活字,比雕版印刷要方便巧妙得多。但是排印时容易发生错误,还不如用手抄写,因此这种方法不可取。不过朱载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