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3章 众志成城显神通
第(2/3)页
见了他们, 表示祝贺。这对情人,也对刘傻子教授一行,表示感激。他们回到吉莱的故乡, 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建立起美满的家庭。沈聪明对刘傻子教授、张洪德教授、夏青教授说:“我们去看大佛吧。”黄梅、 杨扬、许小玲等表示赞同。他们来到巴米扬大佛面前。
黄梅导游说,这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的巴米扬镇东北郊不远的山崖面南处。巴米扬大佛有东、西两座,一尊造于公元五世纪,高 52.5 米,着红色袈裟,名叫塞尔萨尔,俗称“西大佛 ”,即通称的“巴米扬大佛”;一尊造于公元一世纪,高 36.5 米,身披蓝色袈裟,名叫沙玛玛,俗称“东大佛”。
两佛手面皆涂金。两尊大佛相距 400 米,远远望去十分地醒目。佛像的主体为砂岩 ,一些小的部位如手、脚和面部则由泥和干草混和物组成,并铺上灰泥表层,用木料支撑。大佛矗立的山体上 ,还雕凿了大大小小上千个洞穴、佛龛。两尊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 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
刘傻子将说,公元前三世纪,信奉佛教的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 ,在征服了 今阿富汗一带之后,自然将佛教也一并传入,所以屈指算来,一直到公元七世纪阿拉伯 人入侵、伊斯兰教取代了佛教的时候,佛教已经在阿富汗地区发展了上千年。巴米扬是 兴都库什山的重要隘口,是古代南下北上的商旅队的必经之地,也是佛教徒的朝拜之地, 曾经盛极一时。
黄梅说:“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都曾先后在四世纪和七世纪时在巴米扬逗留, 他们在各自的著作《佛国记》 和《大唐西域记》 中,对巴米扬作了生动的描述。巴米扬 的佛教开始衰败起于公元九世纪,主要是受到贸易旅途上变乱、异教徒入侵、蒙古人对 邻近区域的劫掠,以及伊斯兰教不准偶像崇拜的教义所影响。”
张洪德到底是考古教授,他说:“有记载的大规模破坏,前后有四次。第一次发生在 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征服巴米扬期间,时间是在公元八世纪。第二次是在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铁蹄踏上了这块土地,巴米扬石窟没有躲过这次战火的劫难,在梵衍那城陷寺毁后,巴米扬石窟已面目全非。第三次是在十九世纪 ,当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 阿富汗领土时, 占领巴米扬的英军,炮击了巴米扬石窟的两尊大佛,从此,巴米扬大佛 满目疮痍,肢体残断。另外,还有一次……”
神话专家夏青接着说:“两百年前,攻占此地的统治者,将两座佛像的脸部予以抹平。如此,原本如蜂巢般的洞穴神龛,逐渐成为牧羊人与其羊群的遮风避雨之场所, 甚至是躲避严冬的畜圈。2001 年 3 月 9 日,当塔利班毁坏两尊具有极高考古价值的巴米 扬大佛像时,似乎漏掉了另外一尊佛像。”
刘傻子教授说,长期以来,考古学家们一直怀疑存在着第三尊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