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1章 梦石谈五龙神君
第(2/3)页
去吧。姚简强撑身体叹息着说:老百姓活不成了,当官的还有什么活路?
第二天一大早,姚简勉强翻过第五座大山,象害场大病一样,卧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从树林里出来,笑眯眯地问:你是到五龙祠祈雨的吧?那五条龙脾气坏,凡有来祈雨的,必定光被龙吃了才能下雨。老头说:你这当官的,真的要为百姓去死?姚简说:不能体恤民情,不敢为百姓去死,当官有什么用?
来到五龙岭他一下楞住了,路途中遇见的五个老头,都坐在那里等他。他们笑眯眯地说:姚大人,你的心肠太好了,回去吧,明天一定下雨。姚简正要拜谢,五个老头忽然不见了。不一会儿,云气地涌,雷电霖雨遍布天下。草木禾稼俱备荣茂。天下解除了旱情。姚简自武当祈祷事后,即生厌官慕道之心,获准解官入道。
于是携全家于五龙祠侍奉香火,后得道仙去。成仙后,玄帝命他为均州守土镇山之神。因此,唐太宗下令在姚简遇到五龙君的地方建五龙祠,武当山首开皇帝敕建之先河。我们今天去神农架很容易,这是因为有了现代交通工具,可是,那个年代,神农架的道路不通,如果是凡人步行,恐怕三五个月走不到地方。
姚简提醒他们,不能够腾云驾雾,这样,他们就得经历重重困难。他们在山路上攀登,有的山路走到一定的时候,竟然断了,他们便和着衣服从山坡上往下滚。这里的牛要在脖子上栓铃铛,因为,牛容易在山上的树林中失踪,这里的路还有天坑,是一个直通通的洞,这样的洞有几千米深,人与动物一旦掉进去,能够爬上来的绝无仅有。
刘梦石对大家讲述神农架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他说——
神农架香溪河源头的泉水飞瀑远古时期,神农架林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提升成为多级陆地,并形成了神农架群和马槽园群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层。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仅398米,为境内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706.4米。
神农架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受大气环流控制,气温偏凉且多雨,并随海拔的升高形成低山、中山、亚高山3个气候带。年降水量也由低到高依次分布为761.4 ~2500毫米不等,故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林区气候的真实写照。
考古专家张洪德教授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