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贾宝玉穿越时空_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81章 贾宝玉穿越时空

第(2/3)页

钗,尤其是探春悲剧命运的象征。风筝有随风飘散的特点,尤其断了线的风筝更是漂泊无依,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尤其是探春,探春的凤凰风筝,暗示了其远嫁为妃的命运归属。

红学家范想林说,黛玉的美人风筝,象征了其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的悲剧结局;而宝琴的蝙蝠风筝,则是难得的幸福绵延。理解了风筝所象征的民俗功能与悲剧象征意义,宝钗“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又有哪些深意呢?

刘梦石说,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也。大雁,喜欢成群结队在南北之间随季节迁徙,从不抛弃老弱病残,也不争先恐后,而是循规蹈矩以“一字形”或“人字形”排序,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七个大雁,“七”谐音“齐”也,暗示宝钗具备“仁义礼智信”所有的美德。

程萍编辑说,端庄娴雅的宝钗,的确无愧于古代封建淑女之典范。宝姐姐虽然比林妹妹入府晚,却凭借自己周全的礼数与豁达的胸怀赢得众人喜爱。宝钗的大雁风筝,则暗示了宝玉与黛玉木石前盟姻缘的落空,正如《终身误》里所言,“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范想林说,在贾母、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安排下,宝钗与宝玉圆满了金玉良缘之说。高鹗的续写,整体上符合曹雪芹“黛死钗嫁”的命运走向。作为守节之鸟,大雁与宝钗在宝玉遁入空门后而忠贞不渝的节妇形象相一致。大雁在古代被视为最有情义的鸟类,成为人们对于忠贞爱情与婚姻的象征。

刘梦石说,风筝作为小说《红楼梦》里的重要意象,成为大观园女子“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悲剧命运的象征之物。宝钗所放的“七个大雁”风筝,也与她一贯的形象定位与最终的命运走向相暗合。

范想林说,所谓“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曾经那个看着她如雪肌肤而成“呆雁”的宝玉最终选择了一入空门,这位“山中高士晶莹雪”也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聆听着赋予美好德行背后的哀鸣之音。我不能知道你是什么时候读《红楼梦》的。

刘梦石说,我读小学四年级暑假期间,母亲下乡去了,我的父亲——天主教会办的工厂的副厂长,就将我接到工厂里宿舍住下。父亲在工厂里有一间住房,里面有两张床,雪白的床单是公家配置的。马厂长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他住的是套间,马厂长的夫人很漂亮,马厂长的女儿说不上有多漂亮,但是,身材苗条,很受看。

因为马厂长的套间就在隔壁,这样,我喜欢到马厂长家去串门。一到马厂长家中,马厂长的女儿立即拿上一套《红楼梦》的连环画,要我当贾宝玉,她自己扮演林黛玉。她讲述的故事,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时间一长,我就真的将自己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