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6章 周海英心有敬畏,王瑞凤坚决处理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06章 周海英心有敬畏,王瑞凤坚决处理

第(1/3)页

周海英的话语在暖意融融的雅间里落下,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和洞悉世事的精明。他端起面前的白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茅台,目光扫过在座的丁刚、丁洪涛、冉国栋、魏昌全、孙汉以及田嘉明,眼神深邃,仿佛在欣赏众人脸上各异的神情。

他放下酒杯,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轻微的“笃笃”声,像是在为接下来的话打着节拍:“东投集团为什么今年又能盈利?原因其实不复杂。”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东投集团干的,都是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活。你们看,”他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客运,白酒,百货……这几样,在咱们东原现在太挣钱了!旱涝保收!”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对比和点拨:“抛开水库和东投大厦那些重资产项目不说,东投的齐永林,他就没有投资建设一家工厂!为什么?建工厂,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你看高粱红酒,平安县又搞建设又搞生产,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太高了!东投一看这产品好卖,直接投他们的销售!搞了个销售公司!这样,建设维护的成本归县里,直接卖了变钱的利润归东投集团!万一卖不完,还可以退回县里!风险小,收益稳!这买卖,做得精明啊!”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和“学习”的意味:“咱们啊,要时刻保持学习!不能光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毕瑞豪要建厂,就让他建!谁规定他建好了厂,那厂就一定是他的?”他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现实的冷酷,“省政府的底盘,在明清的时候,还是布政司衙门呢!谁建的?重要吗?重要的是,地盘在谁手里!厂子建在谁的地盘上!”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丁洪涛身上,带着一种不容推卸的期许和压力:“诸位,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跟着东投集团走!他们投什么,咱们就干什么!现在咱们是和东投一直在竞争,争夺东洪这个百万人口的市场!洪涛书记啊,”他直呼其名,语气加重,“能不能掰赢东投集团,关键在你啊!你可是咱们在东洪的掌舵人!”

丁洪涛被周海英的目光看得有些局促,脸上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连连摆手:“周会长!您这话说的……我可不敢当!我现在还不是东洪县委书记呢!八字还没一撇!哪敢表什么态啊?”他声音带着一丝自嘲和谨慎,生怕被捧得太高。

周海英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脸上带着一种“板上钉钉”的笃定:“哎!洪涛,谦虚了!我说你是,你肯定就是!快给大家讲讲,伟正部长昨天怎么接待你的?咱们也听听领导的最新指示嘛!”他刻意将话题引向丁洪涛与于伟正的会面,既是为了给丁洪涛站台,也是为了试探于伟正的态度。

丁洪涛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受宠若惊又略带炫耀的神情,清了清嗓子,声音也提高了几分:“多亏海英打了电话,伟正部长嘛,倒也是老领导了!以前在东原当组织部长的时候,就很关心我嘛!这次去了之后,伟正部长非常热情!聊了好久啊,问东问西,关心东原的发展,关心我的工作生活……还要留我吃晚饭呢!”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遗憾”,“不过,我看他女儿女婿也在家,一家人难得团聚,就没好意思打扰。这样啊,伟正部长还是很关心东原的,对咱们东洪也很挂念。”倒也是巧妙地避开了于伟正是否明确表态支持他接任县委书记的关键问题,只强调了“热情”和“关心”。

众人听着,脸上都露出或真或假的“津津有味”的表情。丁刚眼神中更是流露出毫不掩饰的羡慕,他端起酒杯猛灌了一口,声音带着一丝自嘲和懊悔:“唉!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啊!我呀,一直在市直单位打转,没下过基层!当年趁着我家老爷子还在位置上,就应该主动要求去县里工作!积累点基层经验,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

同样流露出羡慕和一丝不甘的,还有魏昌全。他默默地端起面前的酒杯,将杯中剩余的白酒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滑入喉咙,仿佛在浇灭心中的失落。他放下酒杯,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和过来人的“清醒”:“丁局啊,去县里当个副手,未必好干啊!”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一种“看透”的意味,“别看东洪县现在搞得热闹,那是因为李朝阳是一把手!虽然之前是代理的,但县里没有书记,再加上他是一把手,说话算数,才能把工作干得走!说东洪的干部搞山头,”他自嘲地笑了笑,语气加重,“我给你讲,换做哪里都一样!平安县才是最大的山头!水更深!”

在座的人自然都心知肚明,魏昌全在平安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时,被时任县委书记郑红旗压得死死的,最后算是灰溜溜地被“退回”市委,丢了大人。他这番话,既是感慨,也是对自己那段失意经历的隐晦表达。

周海英听着魏昌全的牢骚,脸上露出一丝了然和掌控全局的微笑。他身体微微后靠,靠在椅背上,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结论性:“大家啊,都别着急!”他语气笃定,“我把话放在这里:哪个领导来了,都要用自己人!这是天经地义!于伟正之所以能进步这么快,还不是因为上面有人嘛!”周海英这话,自然是话里话外,暗示着于伟正的上位离不开他父亲周鸿基在省里的支持。

众人闻言,立刻心领神会,纷纷点头附和,脸上堆起恭维的笑容:

“那是那是!周会长说得对!”

“于部长能上去,还不是多亏了周秘书长在省里力挺!”

“组织上用人,那是有讲究的!周秘书长慧眼识珠!”

周海英听着众人的恭维,脸上露出颇为受用的神情。他端起酒杯,环视众人,声音带着一种总结性的、不容置疑的意味:“组织的眼睛,是雪亮的!该用谁,不该用谁,心里清楚得很!咱们啊,只要把该做的事做好,该站的位置站好,该跟的人跟好,前途自然光明!”他特意在“该跟的人更好”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目光意味深长地扫过丁洪涛。

“来!为了组织的英明!为了咱们的前途!干杯!”周海英率先举杯。

“干杯!”

“为了组织,为了群众。”

酒局散场,雅间里杯盘狼藉,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茅台酒香、香烟味和菜肴的余味。周海英脸上带着一丝酒后的红润,但眼神锐利依旧,不见丝毫醉态。他站起身,动作沉稳,与丁刚、丁洪涛、冉国栋、魏昌全、孙汉等人一一握手告别。

“海英,慢走啊!下次再聚!”

“周会长,保重身体!”

“大周哥,改天去我那坐坐!”

众人脸上堆着或真或假的笑容,说着场面话,离开雅间。田嘉明没有立刻走,他紧跟在周海英身后半步的距离,动作带着一种下级对上级特有的恭敬和小心。两人走出雅间,来到后院通往停车场的楼梯口。这楼梯是铁架子临时搭建的,狭窄陡峭,仅容一人通过,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周会长,您慢点,我扶着您。”田嘉明上前一步,伸手虚扶住周海英的胳膊肘,声音带着关切。这与他平日里在东洪县公安局党委书记位置上那个不苟言笑、甚至有些冷硬的形象,倒是形成了鲜明反差。

周海英摆摆手,示意不用扶,但脚步放慢了些:“没事,这点酒,还醉不了。”他语气平淡,目光扫过狭窄的楼梯和下方空旷的停车场。

两人一前一后走下楼梯。田嘉明落后半步,声音压低了些,带着汇报工作的谨慎:“周会长,跟您报告一下。我们公安局集资房二期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差不多了。土地平整、规划许可都批下来了,设计图纸也审过了。您看……龙投建筑这边,是不是可以准备进场施工了?”

周海英脚步未停,头也没回,声音听不出情绪:“哦?钱凑齐了?”他问得直接,点中了要害。

田嘉明脸上露出一丝为难,说道:“周会长,局里这次集资……有些困难。部分离退休老同志,思想工作还在做……进展不太理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