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0章 曹伟兵追缴资金,唐瑞林面见海英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10章 曹伟兵追缴资金,唐瑞林面见海英

第(2/3)页

我,不让我退钱的也不一定是为了帮我吗?我这可都是听您的指示办的呀!”

唐瑞林在电话那头立刻换上一副“语重心长”的口吻:“海英啊,所有的问题都要辩证看待嘛!世事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用静止的、刻舟求剑的眼光看问题!要学会在运动中解决矛盾,变被动为主动!这也是我最近工作的一点体会。”  他含糊其辞地解释了一句,立刻切入正题,“我的意思是,这样吧,中午的时候我们见个面,当面聊聊?地方……就别去迎宾楼了,人多眼杂。你重新安排个安静点的地方?”

周海英眼珠一转,立刻有了主意:“唐书记,您如果不介意的话,那就到花园酒店吧!花园酒店环境好,安静,来的都是些谈生意的,一般干部很少去那里。我这就安排个包间?”

唐瑞林略一沉吟:“好,就花园酒店。你安排好了告诉我,我这边忙完就过去。”

东洪县里,苏清舟拿着一叠材料走了进来,脸色凝重,进门就道:“县长啊,省、市纪委两级都转来了新的涉案线索。其中反映出一个关键问题:李显平交代,他从我们东洪县这里拿过六七十万!”

我正在整理着笔记,闻言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明显的诧异:“什么意思?李显平他一个曹河县的县委书记,从咱们东洪县贪污了七十万?谁给他送的钱?”

苏清舟直接落座,在桌子上翻开材料,指着其中一页:“县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问题出在一个人身上——县劳动人事局原局长李勃!您应该对他印象很深刻吧?”

我点点头,眉头紧锁:“这个同志……唉,清舟,你刚来,以前的很多情况,可能不清楚,这个李勃啊以前是劳动人事局局长,后来查出来,县石油公司机关那些正式工指标,很多都是通过他,收了钱才安排进去的。他不是已经引咎辞职了吗?”  我对李勃自然印象很深,他的案子当初为了稳定,没有深挖。

“问题就出在这里!”苏清舟加重了语气,“省市纪委反馈,李显平声称,李勃拿了钱之后,把这笔钱给了他!”

我更加诧异:“这不可能啊!李显平和咱们东洪县石油公司八竿子打不着!他跟李勃有什么直接联系?这笔钱怎么会给他?”

苏清舟解释道:“是啊,我们也觉得蹊跷。按照李显平的说法,李勃和他算是本家,李勃以为把钱给李显平,李显平会转交给李泰峰书记,或者能在李泰峰书记那里说上话。但是,根据调查,李显平和李泰峰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经济往来证据!我们也反复核实过,李显平在东洪县任职期间,确实没有收受贿赂的明确证据。所以,大家一致判断,”苏清舟语气带着一丝讽刺,“这很可能是李勃被李显平给忽悠了!李显平是在打着李泰峰书记的旗号,甚至可能是打着李泰峰的旗号,两头骗!李勃拿了钱,以为送给了能办事的人,实际上这钱很可能被李显平自己吞了,或者李显平自己也没说实话!而李泰峰在东洪县,恐怕压根儿就没收到过李勃的钱!李显平这是想搅浑水,或者趁机捞一笔!”

我听完,只觉得一股荒谬感涌上心头:“这么说,这个李勃,我们还是要处理的?之前让他辞职,看来是处理轻了!”

“县长,组织上肯定要找他正式谈话,理清问题!”苏清舟态度坚决,“如果组织上不和他见面,不把这条线索查清楚,很多问题就说不清,李泰峰那边也无法交代。”

我沉吟片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李勃的案子确实需要有个了结,但牵扯面……“和他见面调查没有问题。”我看着苏清舟,“但是,清舟同志,有一点要考虑清楚。当初我们处理李勃,以及那些花钱买指标的人,采取的是‘下不为例’的从宽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维护县里稳定大局的考虑。如果现在因为李显平的一句攀咬,就重新深挖细查,把那些行贿的人再翻出来处理,恐怕会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对于李勃同志,”我定了调子,“他现在已经辞去领导职务,是一名普通干部。你们纪委可以按程序找他谈话,调查清楚他与李显平之间这笔钱的来龙去脉,该处理就处理。但对于其他当初花钱买指标的人员,我看还是维持县委之前的决定,不予追究。毕竟,大家当初之所以走极端,究其根本,还是当时那种环境逼出来的。处理了首恶,教育了大多数人,就可以了。”

苏清舟眉头紧锁,显然对我的处理意见不完全认同:“县长,您这个表态,我不能完全认同。这不符合组织原则和办案程序。行贿受贿都是违纪违法行为,不能因为过去处理过了,或者为了所谓的‘稳定’,就对违纪违法行为网开一面。这样的话,法律的严肃性何在?纪委的威信何在?”

苏清舟是军转干部,长期在市直机关工作,原则性极强,但确实对基层的复杂性,尤其是贫困县维持稳定的艰难,体会不深。

我放下茶杯,语气温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清舟同志,你说得很对,原则很重要。你如果早点来东洪县主持纪委工作,这些工作肯定也会处理得更规范。但是,”我话锋一转,带着现实主义的无奈,“事情既然已经那样处理了,我们就要认这个账!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起来要更慎重。稳定压倒一切,尤其是在我们东洪刚刚经历了一系列风波、人心思定的关键时期。这件事,就这样办吧。”

苏清舟张了张嘴,还想争辩,但看我态度坚决,最终只是重重地在本子上记了几笔,闷声道:“好,县长,我明白了。”  说完,脸色不太好看地起身离开了。

苏清舟前脚刚走,常务副县长曹伟兵后脚就进来了。曹伟兵自从当上常务副县长后,工作积极性高涨,此刻脸上带着一股“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劲头。

他没有客套,一屁股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直接切入主题:“县长啊,有件要紧事跟您汇报。年底财政盘账,发现几个大窟窿!有些单位和部门,把县里罚没、查扣的资金,当成了自己的小金库!这问题很严重,需要您指示怎么把钱追回来!”

我放下笔,问道:“追回来?什么意思?具体怎么回事?”

曹伟兵翻开手里的笔记本,条理清晰地汇报:“是这样,县长。按照国家明文规定,所有罚没款收入,必须全额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也就是罚没单位不能自收自支,必须先全额上交县财政,然后财政再根据该单位的实际支出需求、人员编制、办公经费等情况,审核后拨付一定的办案经费或业务补助。但现在,”他语气带着不满,“咱们县里好几个单位,比如工商局、交通局,特别是公安局!他们的罚没款项数额不小,但基本都是自罚自用!罚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完全是一本糊涂账!这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之前没分管过财政,对这个情况不了解。现在接手财政工作,和财政局长王琪同志一起梳理了一下,发现这个漏洞很大!比如,就说我们东洪县吧,经济算不上发达,但我去交警队调研时了解到,他们一年的罚没收入就有一二十万!再加上其他单位的罚没收入,加起来数额不小!县长,我的意见是,县里必须立刻严格执行上级政策!该上交财政的罚没收入,一分不少地限期上交!财政该返还的经费,按标准如数返还!这一点必须坚持到底!”

曹伟兵的话掷地有声。我心里暗暗点头,曹伟兵抓财政纪律是好事。但同时也想起,前任常务副县长刘超英在任时,对这类情况似乎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未如此较真地汇报过。我曾在临平县当过公安局长,深知在临平,一分钱的罚没收入都是要按规定上交县财政,再由县财政统一安排的。曹伟兵现在捅破这层窗户纸,看来是决心要整肃了。

“伟兵县长,你坚持财政纪律,规范管理,这一点非常好!我全力支持!”  我明确表态,“就按你说的办!该追缴的罚没款,限期追缴!该返还的经费,按规定返还!没问题!必须把规矩立起来!”

曹伟兵见我支持,精神一振,继续说道:“县长,其实像咱们这种贫困县,罚没收入往往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补充来源。虽然具体总额还没完全统计出来,但我估计,一年下来百十万是有的!这笔钱不纳入财政大笼子,太可惜了!”  他翻过一页,“另外,县长,还有一个情况更严重!有些单位查扣的涉案资金,比如前段时间查封吕振山的三十多万,还有沈鹏案中据说公安局也查扣了几十万赃款,这些钱也没有按规定划到财政账户上!县长,这笔钱也必须立刻收归县财政统一管理!不然,各唱各的调,各花各的钱,县里掌握不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